
电视连续剧《霍元甲》讲述了清朝末年,一代武林宗师霍元甲以中华武术精神抵御外强势力,捍卫民族尊严的传奇故事。其实,许多人不知道,霍元甲祖籍就是沧州。
霍元甲(1869-1910年),字俊卿,祖籍东光县连镇安乐屯。顺治初年,少林寺六大弟子之首的沙师傅(沙门菩提长老弟子姓沙名弥)寄身于连镇香火鼎盛的千佛堂大寺,将沙家门拳械悉数传于大寺幼僧杨兴和方丈义子李兴,霍氏先祖霍续修所习沙家门功夫即为幼僧杨兴所传,霍氏一脉后迁居静海县小南河村(今天津西青区精武镇)。
霍元甲的父亲霍恩第为沙家门第七世传人。霍元甲自幼酷爱武术,冬练三九迎旭日,夏练三伏伴晨星,尽得其父所传迷踪精髓。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大刀王五王正谊避难于津门。霍元甲与王五既有沧州同乡之谊,更钦佩王五武艺高强义撼昆仑。后王五在京遇难,被清廷借八国联军之手枭首示众。霍元甲侠肝义胆,率弟子刘振声潜入京城,盗回首级,将义士身首合葬,入土为安。
1909年,英国大力士奥皮音声言要来中国上海摆擂比武,侮辱中华为“病夫之国”、民众为“东亚病夫”。霍元甲在静安寺路张氏味莼园设好擂台,到了约定打擂的时间,奥皮音被吓破了胆,逃之夭夭。
1910年,经上海武林同道多方筹备,中国精武体操会(后改为“精武体育会”)在闸北王家宅成功创办。有感于霍元甲“欲使强国,非人人习武不可”的坚定信念、比武打擂以振国威的英雄壮举,特别是将霍家拳公诸于世的高风亮节,孙中山亲书“尚武精神”匾额,惠赠精武体育会。
当时,上海蓬莱路有一家日本柔道会技击馆。他们从日本国内挑选20名技击高手来到上海,以切磋武道之名邀请霍元甲赴馆角斗。竞技开始,弟子刘振声先以绝对优势击败对方5人。日本柔道会领队见状爆急,冷不丁直接向霍元甲扑来,被霍元甲一拳打倒,右臂骨折。
一招不成,阴招再起。日本人设宴招待霍元甲师徒,席间,霍元甲一时呛咳,日本人推荐其到秋野医院治疗,谁料暗中使坏,施毒于药。霍元甲虽经多方救治,仍无力回天,病逝于精武体操会。
曹广欣 周 娜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