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年幼时因一场事故,代云辉双手致残。成年后,不向命运低头的他选择从事理发行业,还找到了媳妇—— “既然因手自卑,就偏选用手的工作” 2021年01月18日

本报记者 尹君伊

“小代,我这头发又长了,帮我修一修,还是照老样子剪。”昨天下午,在市区新华区民族路的一家美发店内,一位理发师正在为顾客剪头发。理发师名叫代云辉,只见他左手轻捋一绺头发,右手持剪快速移动。乍看上去,和其他理发师并无区别,可细观察才发现,代云辉的双手有些“不一样”。

今年35岁的代云辉,是沧县李天木镇吕楼村人,家中排行老五。“五六岁时贪玩调皮,一下子栽进了烧热的大锅里,手上的肉都烫坏了,胳膊的筋也抽了。”代云辉说,严重的烫伤让年幼的他吃了不少苦头,“我前前后后在医院住了半年多,两只手都烫得很厉害。可父母都是农民,拿不出那么多钱,就只给最严重的右手做了手术,另一只手没有做手术。我记得当时要把右手放在肚子里养,手上长出新肉后取出来,再取肚子上的皮移植。”现在,代云辉双臂和双手虽然可以自如活动,但手掌和手指却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平摊伸直。

“上学之后,老师在课上提问题,让大家举手回答。那些问题我都会,可我就是不举手,因为我的手和大家的不一样。”如果说小学之后代云辉开始意识到自己和别人不同,那17岁时一次提亲的经历,则让他下定决心要彻底改变。“17岁时我已经在老家的螺旋管厂打工。有一天,有人来我家提亲,想让我去别人家当上门女婿。”代云辉一下子清醒了,“不能一辈子窝在村里,我要走出去,闯出自己的生活。”

怀揣打工攒下的3000元,代云辉来到黄骅一家美容美发培训学校。“我就是跟自己较劲,既然因为手自卑,那就偏偏选一个用手的工作,让弱项变强项。”代云辉说,下决心容易,做起来真的难。“理发需要用手型剪,大拇指和食指握住剪刀,小拇指搭在平衡把上掌握平衡。”这个动作正常人做起来不费吹灰之力,可他双手变形,小拇指根本够不到平衡把。老师劝他,不行就放弃吧!回家找个别的工作一样可以生活。代云辉不认输,别人练他就练,别人休息他还在练,同学们3个月就能学成毕业,代云辉足足学了半年。直到现在,这家学校的老师还在用代云辉的故事激励一批又一批的学员。

2009年,代云辉在其他美发店做了6年学徒工后,终于开起了属于自己的店。“开店把我所有的积蓄都花光了,当时也没什么顾客。为了维持下去,我批发了一些小商品,每天晚上到南湖夜市摆摊,卖了钱再交房租。”即便是经历了这些,代云辉说自己依然是个乐观的人,“只要沉下心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

凭借踏实认真的劲头,代云辉的小店生意逐渐红火起来,附近的居民们都知道了这个小伙子。“别看他手不好看,但剪出来的发型好看极了,而且价格便宜。谁家要是有老人腿脚不方便,打个电话他就上门服务。”家住民族路的居民马大姨说,“前几年我扭着脚,不能出门,全靠小代每个月上门帮我理发。”

“我媳妇儿也是来剪发时认识的,本来是顾客,一来二去成了两口子。”提起妻子马晓颖,代云辉笑着说,“当时,为了要她名字和电话,我还费尽心机劝她办了张卡,卡上充了50元,媳妇儿现在还保留着。”

打开抽屉,代云辉拿出一个旧版的残疾证。“这是十来岁的时候父母给申请的,为了让我将来在社会上受到一些优惠和照顾,可我一次都没用过。”代云辉说,后来统一换新证,他也没去换。留着这张证,就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身体的缺陷不能阻挡奋斗的心,只要努力,自己的人生也会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