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推进改革 服务师生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0年沧州教育发展掠影 2021年01月25日

运动会上,五中学子为同学加油

上海路小学教师示范轮滑动作

实验小学学子在老师带领下外出写生

学生在线学习

教师网络授课

第二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制作流沙笺

民族中学初一学子诵读励志信

本报记者 赵玉洁

百万学子接受线上教学,实现了平稳复课和平安招考,开展课后延时和校园供餐服务,不断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

2020年,市教育局以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为己任,扎实开展“严细深实快”作风教育,开拓进取、攻坚克难,进一步打造教育品牌、擦亮教育名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网上教学 平稳复课

打好疫情“阻击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市教育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迅速采取了全方位的防控措施,复学复课平稳有序。市教育局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河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市教育局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四级包联制度,对全市170万名师生开展全面排查并建立台账。抓好重点人群防控,与赴湖北就读的1223名沧州籍学生取得联系,对寒假返沧的764人实行专人包联和日监测、日报告制度。

疫情期间,对全市121.4万名中小学生和7.8万名大中专学生开展了网上教学。为家庭困难学生多渠道提供软硬件支持,实现了在线教育网络、年级、城乡和学科全覆盖。“沧州网络研修会客厅”等网络平台举办研讨活动200余期,参与人数达80多万人。精心打造130节省级优质网络视频课,向全市推送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市教育局成立开学工作专班,组成30个由处级干部带队的督导组,对557所农村中小学开展了7次点面结合、网格化的督导检查,并指导各县136个督导组,对辖区所有学校实地督查2遍。完成了全市170万名师生的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确保了平安复学。

复学后,继续抓好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始终坚持“六个一律”、晨午检,对寄宿制学校实行封闭管理,走读学生落实“两点一线”措施,切实加强冷链食品管理。同时,强化心理辅导,530名心理健康咨询师为在校师生解答困惑和问题。配备学校卫生防疫员,实现科学防疫。

周密组织 严防死守

实现“平安招考”

受疫情影响,教育部在2020年3月底通知全国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高考的延期,对学生心理、考务组织都产生重大影响。为将影响降到最低,实现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健康、平安、公平高考,市教育局从4月初开始,组织全市高中阶段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密切关注网络舆情,调整组考方案,制订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

针对考试中容易出现的天气、电力、考点周边环境、医务保障、试卷及考场安全、外语听力、舆情等问题,市教育局多次协调调度,派出班子成员在中心城区各个考点严防死守,开展了以防范高科技作弊为重点的各项风险隐患排查和全员核酸检测,确保了平安高考、阳光高考、公平高考。

高考结束后,市教育局对标高考,坚持思想不松劲、标准不降低、服务不降温,高标准完成了中考、成考、自考及各项社会考试16次,惠及考生42.4万人。

新建改建 扩容增位

弥补基础教育学位不足

大力实施“学前教育攻坚年行动”,47所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全部如期完工,改善了142所幼儿园的办园条件。狠抓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认定普惠性民办园188所,628所公办园完成扩招准备,增加学位47800个。目前,全市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64%,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2%。

大力实施义务教育扩容增位工程,圆满完成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任务。中心城区的嘉禾一方小学于2020年7月底竣工,高新区十五年一贯制学校完成了小学部的内外装修和初中部主体,运河区重庆路小学、广州路小学、开发区中心学校已开工建设。各县(市)新建、改扩建城镇义务教育学校校舍4.6万平方米。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政策和“十项严禁”纪律,严禁任何形式的提前招生、“掐尖”招生,全市大班额比例降至1.59%,超大班额全部清零。同时,积极推动农村学校“厕所革命”,投资6018万元,改造农村中小学校卫生厕所959所,于秋季开学前全部完工。

课后延时 校园供餐

解除家长后顾之忧

中心城区和县城155所小学全部开展课后服务,8000余名教师参与其中,10万名学子因此受益。

市教育局继续健全学生弹性离校工作机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有序开放各种功能室,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初步解决了小学生放学后家长难以准时接回、学生无人看管的现实问题,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同时,积极推动中心城区校内午餐服务,通过学校自办食堂、集中配送等方式,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午餐。目前市直18所学校已全部实现供餐,新华区8所和运河区6所学校也已供餐,惠及学生3万余人。

“3+5+5” 建立“共同体”

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

中心城区持续推进“3+5+5”初中质量提升计划,义务教育均衡化成果进一步巩固扩大。从初中质量监测结果看,市八中、十三中、十四中继续保持了领先发展优势,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合作办学、联合办学、班子调整等措施,市五中、民族中学、十五中、十六中气象一新,势头良好,逐渐成为继前3所学校之后的又一批优质学校;市十七中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发展,开局良好,教学成绩和管理水平得到市民广泛好评;市九中、十中、十一中、颐和中学、沧县实验学校也有了明显进步,扩大了优质学校的基础。

广泛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推动创建了15个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实施“教科研惠农工程”,由中心城区学校精准帮扶140余所农村中小学,9700多名教师受益。开展“特级教师下乡”,组织832名城乡教师开展支教和交流活动。同步推行“1+2+3+4”计划,新建成标准化学校26所,全市标准化学校累计达到1424所,农村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了跨越式提升,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一体化发展、共同提升的格局已经形成。

扩充资源 强化管理

实现高中教育优质化、特色化

在2019年新增5所普通高中的基础上,2020年又新增3所,提供学位1万余个,扩大了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提升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指导全市高中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实施“培优”项目,全面开展高考备考线上、线下培训。2020年高考高分段学生比例较去年有了大幅提升,升入名校的人数较2019年明显增加。

着眼就业 搭建平台

致力职教、高教内涵建设

全市中职学校招生实现新增长;9所学校“3+2”分段培养通过省评选,推荐37名中职优秀专业教师进入省教学能力专家库;全市教育部“1+X”证书试点院校达到15所、试点专业43个;成功举办沧州市第十届职业院校师生技能大赛。

沧州师院获批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沧州医专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沧州医专、沧州职院多个专业群入选省“双高计划”建设项目,沧州职院牵头建立了河北省现代畜牧业职教集团。

加强校企合作,中职学校与北京51个企业联合培养在校生782人,沧州医专已通过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验收,沧州医专和工贸学校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已向教育部推荐。

沧州师院16间创业小屋投入使用,泊头职院建设了创新创业模拟实训室,中捷职业学校“和合”众创空间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18所中高职院校成功申办国家职业教育提职培优建设项目454个。2020年中、高职院校师生荣获教学比赛和专业技能比赛省级奖项638个、国家级比赛奖项30个。

精准资助 控辍保学

教育扶贫成效显著

坚持控辍保学不留死角,严格落实“七长责任制”,对照户籍、学籍和建档立卡系统,逐户摸排,逐校核实,不漏一户一人,实现贫困家庭子女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实施精准资助,为义务教育阶段39761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累计发放生活补助3815万元,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资助率达到100%,全市教育扶贫工作以零问题通过省扶贫考核。驻村帮扶办好实事,帮助扶贫点修建环村公路和维修机井。全面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标扩面,现已覆盖16个县(市、区)1528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惠及学生50.5万人。2020年上半年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与供餐企业补充完善了合同协议,对未开学的学生送餐到家。

培养培训 招录特岗

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

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确定了5个改革试点单位。

举办全市“十三五”期间中学校长提高培训班,105名初中和高中校长及副校长的业务能力、管理水平、创新意识都有新的提高。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学科能力培训计划,首批培训教师240人。

公费培养和录取市本级本科层次农村小学全科教师200人,并争取省级公费培养名额80个。

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招录特岗教师1267名,为历年来人数最多的一年。

献县实施的“特岗教师暖心工程”,作为河北省唯一案例入选教育部特岗计划实施工作典型,获首批推广。

文明创建 突出“三进”

提高师生精神文明水平

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组建讲师团,广泛开展“学习新思想百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市教育局班子成员分片包校,为中小学生上思政课40余场,受众师生7000多人。成功举办初中“三进”工作培训班和小学、幼儿园思政课教师培训班,培训教师1800多人。

以创城为契机,全面加强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市二幼被中央文明委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市八中、十四中、市第二实验小学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任丘市第六实验小学被评为“第五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统筹兼顾 多管齐下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积极推进德育共同体建设,目前市一中、三中和实验小学已加入省级德育共同体,市一幼等11所学校已申请第三批省级德育共同体共建学校。开展了第三届校园足球联赛,建成141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3所中小学上榜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名单。

市教育局组织督评组,对18个县级政府、管委会2019年度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了实地评价。河间市、献县通过了河北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验收,泊头市、河间市、渤海新区、新华区、运河区、开发区通过河北省履职评价。

有序开展依法治校工作,新创建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7所。开展了“法治副校长聘任仪式暨民法典宣讲”活动,为17所学校聘任法治副校长。组织“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和中小学生宪法知识竞赛,参与学生70多万人,选拔6名选手赴省参赛,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位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