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沧州博物馆民俗展品中有一顶小轿,安放在展台上,非常引人注目。古代对车统称为舆,轿是中国古代高级的人力交通工具,由于需要人抬起轿杠放在肩上扛着走,所以又叫肩舆。轿供达官显贵们出行所用,普通百姓,甚至清代早期低级官员都没有资格使用。后来,乘坐的等级制才逐渐宽松。姑娘出阁时,一般有机会乘坐一次,因此有了“大姑娘坐轿——头一回”的歇后语。
轿分明轿、暗轿。明轿相当于今天的滑竿,暗轿则有轿篷,以遮风挡雨,避人耳目。两根数米长的轿杠穿过轿左右两侧,最少要由二人抬。根据主人身份不同,轿的大小也不同,皇帝的轿子由八到十六人抬,官员的轿子四到八人抬,但也有例外,张居正是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他出行的轿子要三十二个轿夫一起抬,轿内分为卧室及客室,还有两名小童在里面伺候。今天看来,张居正的轿子就像是一辆马力十足的豪华加长版房车。
晋代“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患了脚疾,但仍不能阻碍他亲近自然的本性,每有游历,便让他的儿子和一个门生用长棍抬起一个大篮筐,陶渊明便坐在篮筐里出行。这种两人抬的篮筐,叫做篮舆,也算是明轿的一种。
沧州博物馆展出的这顶轿子属于花轿,是传统中式婚礼必备工具之一,有“硬衣式”和“软衣式”两种。硬衣式花轿全身木质结构,造型类似四方四角出檐宝塔顶形;软衣式花轿是在轿框四周罩以红色绫罗轿帏。古代普通人娶亲一般用二人抬花轿,家境富贵之户常用四人抬大花轿。沧州博物馆的这顶花轿为硬衣式二人抬小轿,轿身雕梁画栋,装饰有花开富贵、龙凤呈祥等吉祥图案,并用红色来烘托出婚礼喜庆热闹的气氛。
马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