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农民科技致富领路人 ——记泊头市蔬宝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丙欣 2021年04月28日

本报记者 孙 杰

“我正在培育新的玉米品种,每年要在海南待半年。”最近,泊头市蔬宝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丙欣在海南玉米试验田里,正忙着给新培育的玉米品种套袋授粉。

黄丙欣今年57岁,出生于泊头市王武庄乡东官道村的一个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黄丙欣自费到石家庄、北京等地大专院校学习栽培及育种技术。1990年,他就开始研究农业新品种的栽培、育种技术,先后荣获全国农业战线科普带头人称号、河北省科普贡献奖。

30多年里,他先后培育出茄子品种32个,小麦品种1个,玉米品种4个。他培育的农作物不仅在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地示范、推广,还远销美国及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家。

在黄丙欣看来,育种成功不是目的,让农民受益才是目的,多年来,他致力于农技推广,带领万余户家庭实现农业科技增收致富。今年,他获得市“十佳乡村振兴带头人”称号。

黄丙欣根据本地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栽培条件,从国内外不同区域引进玉米、小麦新品种,筛选出最佳种植模式,实施“良种良方配套栽培”。他培育出的“泊麦7号”抗寒抗旱,在只浇一水的情况下每亩可增产100公斤。当前,“泊麦7号”在泊头、沧县、盐山、黄骅等地大面积种植。

2018年,“泊麦7号”获河北省新品种研发成果,改写了泊头市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大田作物品种的历史。除此之外,他向农户推广的“夏玉米早种晚收高产节水技术”可使单产增加100公斤以上;“茄子标准化超高产种植技术”可使亩收入增加1000元左右。

黄丙欣还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将王武庄乡附近的东官道、张庄子、孟码头、洪码头、郭千庄5个村子3000亩分散耕地整合在一起,成立了泊头蔬宝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成员110户。合作社与成员签订良种回收合同、合作生产订单,组织会员进行标准化种植和规模化生产。

泊头营子乡周寺村的杨中杰早年做生意赔了钱,还欠下外债。2014年他加入泊头蔬宝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承包了90多亩地,工作人员对他进行全程指导,收成后统一包装和销售。通过使用新品种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杨中杰每亩地增收500多元。

10多年来,黄丙欣在沧州各地建设农技推广服务网点,培训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其中,泊头有200个服务网点,沧县和南皮各有100多个服务网点。服务网点还专门成立农业服务队,从播种到收割对农户进行全程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