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祁凌霄)抗日战争时期,在我党领导之下,沧州境内先后建立起两支回民支队——冀中回民支队、冀鲁边区回民支队。这两支部队,不畏万难,奋勇杀敌,为民族抗战和民族解放立下不朽功勋。18日上午,“文化八仙桌”系列访谈将围绕两支部队的英雄事迹,邀请有关人士在线上讲述探讨。
本次访谈,邀请的主讲嘉宾是市政协文史委原主任刘增祥、盐山县政协原副主席吕少军、红色文化研究者王吉仓。今年,本报策划了“献礼建党百年 记录百名先锋”报道、“辉煌百年 沧州第一”系列、“致敬百年党龄夫妻”公益行动、“献礼建党百年”特刊、“文化八仙桌”访谈之“抗战货币北海钞”等,系统梳理了我党领导沧州军民奋勇前进的光辉历程。在抗战期间,由山地作战转向平原抗战是重要的历史进程,而沧州及周边的平原地带,是平原抗战主战场,是我党我军摸索经验、开创平原作战光辉战例的主要地区。经与刘增祥等专家和读者沟通,大家认为,在纪念建党百年期间,“文化八仙桌”开展沧州军民平原抗战访谈系列很有必要。
津浦路以东的沧州境内有冀鲁边区回民支队浴血抗战,以西则有冀中回民支队奋勇杀敌。这两支部队是在什么背景下建立的?经过如何?两支部队或负责人是否有过交集?产生过哪些影响?作战勇猛、军纪严明、军民一家、威武不屈,是这两支部队共同的特点,都有哪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这两支部队,都曾转战全国,为全国解放和地方建设立下汗马功劳,其中有哪些光辉事例?两支回民支队,目前留下哪些遗迹,供后人凭吊、传承红色精神?
这些问题,都将在访谈中展开探讨。欢迎热爱沧州历史和红色文化的读者入群互动、踊跃发言。
时 间:18日上午9点
电 话:1883378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