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孙九如: 续写千米长卷 感党恩 李佳芳 南宝通 张腾飞 2021年07月17日

孙九如展示千米长卷

笔笔见功力,字字见精神,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最近,一幅长达1300米的毛体书法作品一亮相,就引得不少人驻足品赏、连连称赞。

这幅作品的创作者名叫孙九如,南皮县人,今年79岁。“毛泽东主席是开国领袖,也是公认的大书法家。他的书法奔放、豪迈、大气磅礴,是留给世人的宝贵文化遗产。他的诗歌,既是革命战争年代的真实写照,又能体现他作为领袖的高瞻远瞩。我喜欢用毛体书法来书写毛泽东诗词。”从1965年起,孙九如便开始研习毛体书法,虽然工作比较忙,但只要有空就会拾起毛笔。

“市场上毛泽东诗词书法手迹分散,不利于人们全面了解和欣赏毛体书法。”在南皮供电公司退休后,孙九如终于有了充裕的时间,产生了整理毛体书法作品的念头。

跑遍南皮各个书店,查阅数百本书籍报刊,将搜集到的素材誊抄出手稿……即使有时候去外地旅游,孙九如也会背着毛笔、砚台等工具,抽时间练习。

2013年,孙九如历时一年多,经过广泛搜集和整理分散的毛泽东诗词、书法手迹,创作完成了715米长、0.53米宽,约2.5万字的毛体书法作品,涵盖了127首毛泽东诗词和219首手书古诗词,以此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当时,上海扛旗世界纪录申报中心认定它为“世界上最长的毛体书法长卷”,并为孙九如颁发了证书和奖牌。

在孙九如家,一个狭小的房间就是他的创作室。屋内设置很简单,除了墙上挂满的书法作品和地上堆叠的各类书籍报刊外,就只剩下一张三四米长的木桌。创作期间,孙九如每天都要在这里待上近10个小时。“我凌晨四五点钟起来写,那时候心静,更专注。” 为了让墨干得快一点,也为了不让汗水滴落破坏书写成果,他架了两台电扇来吹风。

一笔一画,并非简单的书写勾勒。在写到红军翻越六盘山、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相关事迹时,孙九如数度落泪。挥墨间,他用心感受着革命先烈身处绝境时的不易,也更深刻地感知到如今美好生活的难能可贵。

“创作中,先辈们坚定的信仰感动了我,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和使命。”孙九如说,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是他毕生的追求、一生的夙愿。

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孙九如十分激动,萌生了续写长卷的念头。今年初他便开始搜集资料,续写了毛泽东部分自作诗词、手书古诗词、题词和书信共313幅,长达600余米。

孙九如说,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享受着党的惠民利民政策,自己无限感慨。他要为子孙留些笔墨,感染熏陶更多的人爱党、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