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今年国庆,电影《长津湖》大热。一时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壮士许国、燃命为灯的形象让国人揪心落泪、备受鼓舞。
当单薄的衣衫抵御零下40摄氏度的酷寒时,当捂在胸口的土豆冻成冰疙瘩时,当硝烟战场上,只剩下一个人拼命与敌人同归于尽时,当战士们的身体变成冰雕还在保持战斗姿势时……我们相信,我们的军队是打不死的钢筋铁骨!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20军、26军、27军),在极度艰难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大捷,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沧州参加抗美援朝的将士有3000多人,其中有近百人参加了长津湖战役或担任与长津湖战役相关联的防御、阻击、后方勤务等任务。这些战士均来自冀鲁边区渤海纵队,主要分布在今盐山、海兴、东光、黄骅等地。
我们有幸采访到几位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和他们一起走回冰雪硝烟的战场……
策划/张徽贞 周红红
撰文/齐斐斐 杨静然
摄影/高天阔 王洪盛
本报通讯员/孙福军 张忠秀
高秉建 李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