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石佛与九门提督 高火花 2021年10月22日

明朝正德六年(1511年),一座巨大的石佛横躺在一艘大船上,抵达九宣闸时,引来开闸人及众多纤夫,还有周边居民的观瞻。很快,人们得知,这石佛是奉朝廷之命,从河南洛阳建造而来,运往青县王召庄。人群中,或啧啧称奇,或直抒慨叹。人们赞叹之余,也有好奇,这石佛为何运往王召庄呢?人们的好奇还没有得到解答,无奈九宣闸已开,水势浩大,大船载着石佛一路南下。

据传,石佛是皇帝给九门提督王迪设立的。王迪是青县王召庄王氏家族的二世祖。王迪在北京官居要职,做九门提督。九门提督是何官职呢?清代李雨堂小说《狄青初传》写北宋名将狄青征西,单刀独骑,至番寨前喝阵:“吾乃大宋天子驾前,官居九门提督,狄青是也!”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在小说《新时代的旧悲剧》里说:“公安局长差不多就是原先的九门提督正堂。”在明朝,有九门提督这个位置,但没有这个官衔。不管怎样,王迪当年位置很高。朝廷能为一个官员设立佛像,必是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者。很显然,王迪的事迹非同一般,否则,巨大的石佛也不会从洛阳出发,跨越迢迢山水,从大运河运往青县。

关于石佛与王迪的故事,有不同的说法。在王召庄盛传这样的故事。

王迪在京做官期间,站在王岳一派。王岳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是当时的忠臣,为人处世讲究忠诚、正直、公道、正义。当时还有一派邪恶奸臣,以刘瑾为首。于是,王岳一派和刘瑾一派进行了殊死搏斗。可惜当时在位的皇帝朱厚照昏庸无能,轻信刘瑾谗言,受刘瑾教唆,遂革去王岳职位。刘瑾一派中的人夺得司礼监职位。

在明代,司礼监掌有重权,朝廷内阁形成的文书及皇帝的批文奏折需司礼监批阅及整理,如果皇帝不认真,司礼监则有机可乘,掌印太监就可以篡改内容或假传圣旨。王岳是刘瑾的政敌。很快,王岳被刘瑾杀害。王迪是王岳一派,自始至终坚守正义,不屈服不妥协,自然也被一同杀害。据传,王迪被杀前,刘瑾一派曾派人以重金利诱,王迪却未低头屈膝妥协,反而高昂头颅,厉声呵斥奸臣小人。王迪对正义的倔强彻底激怒敌人,也因此被惨烈杀害——被敌人砍断头颅,葬于乱坟岗,且不见头颅。

明正德五年(1510年),新帝即位。新帝年轻有为,正直善良,爱民如伤。在新帝的治理下,刘瑾这个祸国殃民的奸臣及下属一派得到应有的处治。据传,刘瑾在正德五年被处以凌迟刑罚,人们争相肉食,以解心头之恨。同时,曾经那些忠诚、正直的忠臣也得到平反昭雪,让活者官复原职,为逝者重修坟地、祭祀纪念,已逝忠臣中有突出贡献者,则为其家乡建寺庙、立佛像。王迪死后能得到中央朝廷建寺庙、立佛像的待遇,足见王迪生前的突出贡献及地位。

岁月更迭,河水悠悠。因年代久远及历史原因,石佛寺早已被毁,石佛也不知去向,王召庄的族谱也于上世纪60年代被焚毁。但千年运河还在,运河旁边就一直演绎石佛与九门提督王迪的传说。因为,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也因为,九门提督王迪的正义、正直值得为世人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