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吴桥县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各级党组织理论武装的首要任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六进”宣讲 筑牢创新理论宣传主阵地 本报通讯员 张 宁 2021年11月19日

日前,在吴桥县铁城镇徐庄村,驻村工作队正在和村里党员、村民代表一起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及时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千家万户,让初心愈发闪亮、使命愈加明晰。

今年以来,吴桥县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各级党组织理论武装的首要任务,全县上下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开展“六进”工作。广大干部群众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如今,无论在机关学校、街道社区,还是在企业车间、田间地头,处处都能感受到学习创新理论的浓厚氛围。

“进机关”层级带动宣讲。充分发挥县级领导领学促学作用,组织县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会议7场,撰写交流文章30余篇,深入部门、乡镇开展理论宣讲52场次。同时,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学习强国”平台作用,把理论宣讲和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把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落到实处。目前,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开展理论学习宣讲活动583场次,受众1.7万余人次。

“进企业”促进知行结合。日前,在吴桥德迈传动机械有限公司,以“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生产”为主题的宣讲活动正在进行。宣讲人员结合实例为企业员工系统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在推进理论宣讲“进企业”过程中,吴桥县从党校讲师、行业技术人才、离退休干部、好人典型代表中挑选宣讲人员,组建理论宣讲团,采取“菜单式”方式,围绕企业和职工关心的实际问题确定宣讲课题,提高理论宣讲针对性和实效性。一年来,理论宣讲团先后深入全县37家企业开展巡回宣讲52场次,受众达到近6000人次。

“进社区”融入核心价值观。在吴桥县新兴社区,以唱红歌、读箴言、讲事迹为主要形式的“唱读讲传”活动,在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浸润了百姓心灵,武装了群众的头脑。为以更加灵活的形式让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全县8个社区秉持“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理念,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载体,以社区文艺队为依托,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广泛融入文明礼仪、家庭教育、社会公德、传统美德等内容,促进广大居民积极培育良好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农村”服务群众需求。日前,河北省365百姓故事汇“六进”系列宣讲活动走进吴桥县沟店铺老年养护院,围绕“四史”宣传教育,大家话成就、谈感受、表感恩,从时代变迁、社会进步、身边变化中深刻感悟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丰功伟绩。今年以来,吴桥县充分发挥独特的杂技文化优势,充分利用杂技惠民表演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理论+文艺”的形式,精心编排杂技文艺节目,开展线上线下惠民演出50余场,从老百姓的视角,用接地气的语言,开展宣讲活动,让群众在欣赏文艺演出的同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

“进校园”助推立德树人。吴桥县紧扣学生成长主题,坚持科学性、增加趣味性、体现灵活性、追求实效性,将理论宣讲与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相结合,推动崇德铸魂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在全县各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精品小微课”评选活动,评选出《伟大的祖国》《红军不怕远征难》等16节高质量“三进”小微课。同时,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采用宣传栏、黑板报、主题班会、主题团课等多种形式激发青少年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进网络”拓宽传播渠道。充分运用互联网开展理论宣传,在“吴桥微在线”微信公众号、“吴桥融媒”抖音号等平台开辟“学习”“党史百年天天读”等专栏,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形式多样、内容鲜活、载体丰富的创新理论宣传格局。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通过县委党校智慧教学云平台,全力打造“云端上的党史课程”,将理论培训、精品课程、直播课堂送上云端,做到主题和专题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使广大干部群众通过手机随时随处共享学习“理论套餐”内的精品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