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非遗传人赵树谦 用剪纸记录幸福生活 本报记者 李智力 本报通讯员 崔晓萌 2022年02月08日

赵树谦精心创作

在任丘市青塔乡天门口村,有位剪纸艺术非遗传承人赵树谦,他用剪纸记录下美好生活。

从小就喜欢上了剪纸

赵树谦今年70岁,自幼受母亲的影响,喜欢上了剪纸艺术。

“小时候,看母亲剪窗花,一张普通的红纸,经过母亲巧手一剪,就变成了一幅特别漂亮的窗花,细节丰富、活灵活现。”赵树谦说,因为喜欢,他就和母亲学习剪纸,很快就能剪出蝴蝶、花、鸟这样简单的图案。

如今,每当在乡间看到好看的景或物,赵树谦就会用剪纸剪出来。一次,田间劳作,看到夕阳下人们劳作的场景,赵树谦觉得很美。回家后,他在纸上画下了这幅景,并剪了出来。“剪纸没有绘画的功底是不行的,简单的事物可以脱稿直接剪,复杂些的就必须要先画出底稿。”赵树谦说,“别人记日记,我就用剪纸记下身边的事物。”剪纸也成了他记录生活的好方法。2020年,赵树谦成为剪纸艺术市级非遗传承人。

赵树谦对国家大事也特别关注,并用剪纸进行创作。新冠肺炎疫情最初暴发时,他在电视上看到疫情防控人员的辛苦,深受触动,剪了一幅《逆行的背影》的剪纸作品。同年,还创作了一幅《中国梦》的剪纸作品,融入了高铁、航天等中国先进科技元素,这些作品展出后,被沧州市群众艺术馆收藏。

创作26米剪纸长卷《辉煌历程》

2022年1月,赵树谦应邀在任丘市文化馆展示了他创作的26米剪纸长卷作品——《辉煌历程》。作品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从红船会议、南昌起义、三湾改编,到井冈山会师、遵义会议,再到开国大典、抗美援朝、改革开放……作品以我党23个重要事件为创作节点,历经半年才创作完成,是一幅剪纸精品。

谈起这幅作品的创作经历,赵树谦打开了话匣子。“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我便想以此为主题创作剪纸作品,可迟迟没有确定具体内容。直到有一天,我和村民聊天时,讲起了老一辈的革命故事,发现一些年轻人对党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并不清楚,这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也因此坚定了创作一幅记录党和国家辉煌历程的剪纸作品的想法,并将作品取名为《辉煌历程》。”

从选择题材、画稿,再到剪纸制作,赵树谦用了半年的时间,才把作品完成。展会上,参观的人们赞叹不已,大家纷纷拍照记录这精彩作品。在现场,赵树谦还为市民讲起剪纸作品背后的故事。

把冬奥元素融入剪纸中

北京冬奥会的开幕,激起了冰雪运动的热情,村里也多次组织冰雪活动。特别是年轻人,热情高涨,赵树谦也看得高兴。他便想着把冬奥元素融入剪纸中,通过剪纸,让更多人了解冬奥。

确定冬奥主题后,赵树谦就去搜寻素材。他不懂冰雪运动,就在电视上看冰雪运动项目。看到冰雪运动中的短道速滑等场景,赵树谦觉得真是非常精彩。在子女们的帮助下,赵树谦把这些精彩瞬间定格为图片,并按照图片画好底稿。

“冰雪运动是动态的场景,一定要把这些场景‘剪活’,才能体现出其中的精彩。”赵树谦说,细节是体现冰雪运动的关键,滑雪过程中,雪花随风飘洒,滑雪板在雪地上滑过的弯曲痕迹,赵树谦无一不仔细处理。《完美一跳》《高山滑雪》《短道速滑》,一张张剪纸作品栩栩如生。

现在,闲暇之余,赵树谦会通过手机直播等形式,免费教授剪纸技艺。赵树谦说:“剪纸丰富了我的生活。对于我来说,剪纸,既是一种学习,又是一种享受。”他表示,会将剪纸的技艺传承下去,创作出更多精美的剪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