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到孟村津南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

历时5个月打造18辆“无人驾驶汽车”

音乐社团获得河北省金奖

成人礼

河北省高中英语读写教学培训会

年度社团文化艺术节

红色远足

WRO世界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美国邀请赛
2019年9月10日,沧州一中举行了首届教师荣誉仪式。一中人第一次走上了红毯,尽享作为一中人的自豪与荣耀!一中党委书记、校长于秀娥同志以“情怀、责任、担当”三个关键词和全体一中人畅想了一中未来的发展宏图,确立了“三年大变样”的发展新目标,激发了全体一中师生奋斗追梦的热情。
三年来,一中上下在“一年上台阶”“两年求突破”“三年大变样”目标指引下,不忘初心,奋斗追梦,圆满完成“三年大变样”既定目标,为沧州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年来,学校党委在“立德树人,培尖促优,为每名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办学理念指引下,加强党建引领,推进领导班子建设,优化教师队伍,强化德育建设,狠抓教学常规,健全完善制度,丰富校园文化,拓展活动阵地,建设优美环境,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三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百强中学”“百年名校”“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全国学校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文明校园”“河北省人工智能创新教育科普基地”“河北省十佳科技创新学校”“河北省在线教育优秀学校”“京师数学建模教育中心实践基地”“先进领导集体”等数十项荣誉称号。
德育教育全面加强,综合素质整体提升
2021年4月29日,一中成功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践行青春梦想”红色远足研学活动。活动磨炼了学生的顽强意志,强化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对学生进行了很好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以红色远足、成人礼等为代表的德育品牌活动越来越成为学校育人的主阵地。
一中党委委员、副校长顾新立指出:一中要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每一位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努力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年来,学校积极践行全面育人的办学目标,构建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如今,“周班会”“月主题”“节点品牌活动”已成为一中特色的德育系列教育活动,成为助力学生成长的主阵地。2021年,一中刘财聚同学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优秀团员”,全省仅17人获此殊荣。
一中生涯教师团队结合多年的课堂实践经验,自主编辑了生涯教育校本教材《高中生涯规划与管理》。生涯教育校本教材的使用,进一步丰富了一中的德育教育体系,成为一中德育教育稳步推进的又一引擎。
与生涯教育同属于学校学生发展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正逐步发展壮大。心理健康教育老师通过培训班主任,不断壮大心理教育教师队伍,通过心理课堂或多彩活动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通过个别咨询对学生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培养了学生阳光心态与健康人格,全面提高了一中学子的综合心理素质。
教研教学精准高效,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对于一中老师们来说,每次考后分析汇报都是一次“极限压力测试”。老师们不仅必须对班级每位学生的当下与历史成绩、知识点掌握情况、优势与劣势甚至个性特点都要了如指掌,还要有明确的问题突破规划。校领导在会上常常不留情面,问问题直指根本。一年下来,每位老师都得在这种会议上红上几回脸、出上几身汗。
老师们付出了汗水,也结出了累累硕果。三年来,经过全校上下的努力,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有了大幅提升。在优质生源大量流失,教育生态尚未好转的背景下,学校大胆实施领军战略,集中优势师资培养尖子生,效果显著。奥林匹克竞赛方面,一中三年来培养全国5大联赛省级二等奖以上近百人,其中刘振兴、李文豪、李功名等3位同学先后获得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省级一等奖。高考成绩也逐年提升。2022年尖子生成绩、人数更是大幅提升,物理系列成绩全市最高,领军班全体同学进入“985”高校,“双一流”大学录取人数增长10%;强基率连年上升,从2019年的80%达到2022年的87%;本科率近100%。
一中党委书记、校长于秀娥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培尖促优,为每名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将“让沧州学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高中教育”作为一中人的使命担当,实现新百年、新一中的新辉煌,进而推进全市中学教育的大发展、大提升,为实现沧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学校积极推行分层管理和动态化管理模式,根据班级类型,设定培养目标,精准发力。聘请高水平专业团队开展竞赛和高校强基笔试面试辅导,全面提高了强基率;努力做好后进生帮扶优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健全了学生全面培养机制,开展多元化评价,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名师队伍日益壮大,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2021年7月,一中承办了河北省高中英语读写教学培训会。来自河北省9个地市共计310余位教学主管和英语教师骨干参加了此次活动。
三年来,学校组织的类似培训会多达20余场次,外请专家进校讲座达40余人次,派出教师参加示范课、讲座等活动达20余人次,涌现出一批德行出众、专业拔尖的教学名师。
三年来,学校新增4名正高教师、1名特级教师、2名省优秀教师、2名省骨干教师,这些老师正一步步成长为省市甚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名师。
一中党委委员、副校长吕迎春表示:一中老师既要立志成为精通专业知识的“经师”,又要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广大青年教师要找到榜样、明确方向、探求方法、尽快成长。
学校积极推进中层干部、党员教师、备课组长、班主任、青年教师五支队伍建设,结合“青蓝工程”和名师工作室建设,分别为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等各层次教师制定了职业成长规划,为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
三年来,学校教师获得市级评优课一等奖及以上荣誉近50人次。语文教师呼君、化学教师李玉玺、英语教师孟庆礼分别受邀在全国各地教研大会作主题讲座;英语教师孟庆礼主持的一项国家级重点课题落户一中……
2019年8月,在WRO世界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美国邀请赛中,张振凯老师带领一中机器人团队获得世界冠军;2021年8月,张振凯老师带领一中机器人团队在第10届国际青少年教育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全国选拔赛中再创佳绩,拿到一个全国冠军和十多个全国一等奖,并荣获“全国优秀团体”荣誉称号。
以张振凯老师为代表的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是一中三年来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成就的缩影。学校尤其关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开展了相关培训评比主题活动10多项,全方位推动着青年教师的成长。如今,张岩、孙晓君、杨非凡等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
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学校管理严格规范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老师做到的,党员干部首先要做到;坚持高站位决策,坚持低重心运行,坚持近距离服务,坚持走动式管理;不让规矩在我这里违反,不让事情在我这里拖延,不让工作在我这里失误,不让业绩在我这里下滑,不让团结在我这里破坏,不让声誉在我这里受损。”
2020年秋季学期,一中党委向一中教职工提出了以上“246”工作标准,全校教职员工一直自觉践行。如今的一中,在完善制度的规范和指引下,全体师生员工遵规守纪、积极进取,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三年来,校党委不断推进教育教学、干部队伍、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健全完善了一系列制度性文件,建立了周清日结、重点工作督导、会前学习、党建例会等制度,实现了用制度管人、管事。学校不断强化严格管理,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教职工精神风貌焕然一新,营造了风清气正、比学赶超的校园氛围。
在学生管理方面,学校确立了“严常规、抓规范、促养成”的工作思路,坚持从小事抓起、从细节抓起,严格管理,学生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学校还积极探索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模式。成立了学生会、餐厅监督管理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等学生组织,学生自觉参与校园管理,提升了主人翁意识,培养了责任感、使命感。在住宿管理方面,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宿舍管理办法和管理细则,从内务、卫生、安全、请假、作息等方面,严格标准,严明纪律,严肃责任,推进了宿舍管理军事化、规范化、精细化。
党建引领培根铸魂,红色校史启智润心
2022年3月,新冠疫情再次发生。学校广大党员主动请缨,第一时间赶赴学校,和学生同吃同住封闭在校109天,成为一中最美逆行者。他们中有孩子刚满一周的年轻妈妈,有老人生病住院的中年教师,还有55周岁以上体弱多病的老教师,有的怀着几个月的身孕,有的忍着病痛坚持入校,还有的夫妻双方皆在一线、也毅然忍痛离开幼小孩子赶赴学校……
一中党员的积极风貌,得益于一中党建工作的扎实开展。一中党委书记、校长于秀娥指出:党员同志要提高政治站位,关键时刻要站得出来、冲得上去;各支部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履行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职责,不断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三年来,一中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学校发展,不断加快推进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以党建工作为抓手,为学校教书育人培根铸魂。
校党委先后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建党百年学习专题教育以及廉政警示教育等重点工作,落实“两转两促三思考”思想大讨论实干大行动,创新开展了诸如百年党史知识竞赛、红色远足研学等数十项主题活动,提升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站位,强化了使命担当,激发了干事创业的豪情!
学校作为“津南革命策源地”,建立了“津南第一党支部”,红色校史资源丰富。学校党委不断挖掘红色资源,建立了校史馆红色展厅暨刘格平党员活动教育基地。三年来,学校校史馆党员活动基地组织师生参观9000多人次、接待校外各级各界人士2000余人次。党员、教职工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为沧州一中重塑辉煌注入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领导班子同心同德,干部队伍热情高涨
2021年4月6日,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到孟村津南革命纪念馆(原刘格平纪念馆)进行了参观学习。2022年3月2日,学校邀请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策划学术委员会委员汪志广教授为全体干部作了专题培训。
这种“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学习已经成为一中干部队伍汲取营养、提高素质的重要方式。三年来,校党委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了增强学校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全面激发干部队伍的工作热情,校党委通过各种学习、培训,不断激发干部的凝聚力、创新力和战斗力,有力地推动了一中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学校重视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干部培训、进修、团建活动,把中层干部打造成推动学校精细化发展的骨干力量;坚持公开透明的干部提拔任用机制,为有能力、有担当、有理想的教职工提供了成长进步的通道;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保证了决策科学化,管理民主化、精细化和党组织活动规范化,激发了中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三年来,学校办学思路更加明确,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的改革意识不断增强,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化,学校上下呈现出抢抓机遇、真抓实干的良好局面,为全面实现“三年大变样”、再现一中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育人环境全面优化
2021年元旦,一中体育馆人头攒动,年度社团文化艺术节活动正火热举行。舞蹈社、英语沙龙、话剧社、合唱团等社团代表学校30多个学生社团纷纷展示自己独具特色的节目。
三年来,学校社团发展迅速,社团活动蓬勃开展。部分社团在比赛中屡屡获得骄人成绩。其中,机器人团队获得世界冠军1项、全国冠军1项、省冠军4项;音乐社团获得河北省金奖。社团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了学生的兴趣视野,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除了社团活动,学校还精心培育了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其中,演讲比赛、足球联赛、文化讲座、生涯嘉年华、科技文化节等文化活动为不同爱好、不同特长的学生搭建了提升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
校园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创造了动静皆宜的校园氛围,成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非常注重校园环境的浸染熏陶,以优化育人环境为切入点,下大力度提升校园环境品味,认真科学规划校园美化、绿化方案,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让师生得到视觉美感享受。学校加快推进五楼五馆的统一规划建设,对老化设施进行更替维修、升级改造,对校园图书馆前广场进行了重新规划改造,树立了孔子塑像、闻鸡起舞塑像、日晷、刘格平塑像;复建了一中桃李亭、花厅回廊,新建了学生发展中心。
多彩活动的全面开展与校园环境的浸润熏陶,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的沧州一中,校园内绿树披拂,鸟语花香,建筑、绿植、文化设施穿插参差,错落有致,幽雅的校园环境与浓厚的文化氛围融为一体。百年一中文蕴绵长,成为莘莘学子滋养灵气、求学成才、放飞梦想的神圣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