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发卡都是我自己钩的,看看喜欢哪个?”10月25日,在运河区荣盛购物广场东南角,两把大雨伞上别着足足几百个钩织发卡,样式十分精美,引来不少人驻足观看。
这些造型别致的发卡都是65岁老太梁莉一针一线亲手制作的。梁莉退休前是名护士,去年从任丘搬到沧州市区居住。退休后闲来无事的梁莉,便开始钩织消磨时光。
要说钩织可是个纯手工的精细活儿,和梁莉从事几十年的工作根本不搭边,可她从年轻时就心灵手巧,喜欢钩织一些物品。“我年轻时,流行钩杯垫和方巾,我会钩很多不同样式的方巾,盖在冰箱、电视上面,特别洋气。后来我又学会了织毛衣,给全家人织了很多。”梁莉说,虽然很多年不钩织了,可看到线团就很喜欢。直到现在,最爱进的店还是毛线店。
一天,梁莉无意间在手机上看到一个钩织小视频,机器猫、白雪公主、青蛙王子、太阳花……一个个钩织品惟妙惟肖,点燃了她再次拿起钩针的热情。“我在网上看了一些教程视频,跟着教程练习一遍就能记住,除了设计造型,配色也特别关键,比如机器猫固定颜色是蓝白色,选错了颜色很难看。像比较流行的兔耳朵等其他装饰,可以自由搭配颜色。”梁莉说,最后把做好的钩织品用热熔胶固定到发卡上,一个创意发卡就完成了。
由于发卡一般只有几厘米,为了完美固定,梁莉钩织的小饰品也都不大。“你看,这个发卡上除了钩织底座,还有一对兔耳朵和一根胡萝卜,个头不大却很费工夫,做这一个发卡得一个多小时。”随着钩织出越来越多的创意造型,梁莉对这些小玩意儿着了迷,在设计和配饰搭配上也扩宽了思路。梁莉说:“我看到有卖珍珠、流苏、绸带的,就会买回来,自己手工制作发卡。我制作了很多具有中国古典特色的发饰,很受小朋友们的喜欢。”
发卡虽小,可精湛的手艺藏不住。有人看上了梁莉的钩织作品,专门拿着图片跑来定制钩织品。“前段时间,有人来找我钩背包,还没钩完,又有位顾客来找我定制了15顶帽子。”看到自己的钩织品受欢迎,梁莉满是欣慰。
主动找上门的人很多,可梁莉却不是个精明的买卖人。“这么大的帽子,我一天只能钩完两顶,一顶卖15元,除去毛线成本,基本不挣钱。”梁莉一坐就是一天,手里一刻也没停下过。她说:“钩织的过程是一种享受,在别人眼里,我做的是赔钱买卖,可我自己却觉得,能有人喜欢、肯定我的作品,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