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3月份以来,渤海新区黄骅市47岁的“大众跑者”胡彬参加了5场半程马拉松和2场全程马拉松,间隔最短时一周就要跑两场,他在自我挑战的同时,一次次超越自我。
说起胡彬练长跑的原因,背后还有一个励志的故事。
他在30多岁时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014年卧床两个多月,连上厕所都会疼得掉眼泪。“看着家里人忙里忙外,自己作为家庭主力什么也做不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胡彬说,自己养腰好几年,不仅胖了很多,一些慢性病也找上门来。待腰部康复差不多了,一向不爱运动的他下决心通过锻炼改善体质。
胡彬说,他第一次刚跑200米就气喘吁吁,两腿发软。后来,他每天坚持慢跑,并逐渐加量,半年时间终于能跑下三四千米。
有一次,他在操场遇到一群人快跑如风,这让他羡慕不已。“我们都是渤海新区黄骅市长跑协会的成员,偶尔参加马拉松,如果你也感兴趣,可以加入我们。”对方向他发出邀约。胡彬高兴地答应了。长跑协会队员平时都是10公里起步,有他们带着,胡彬的速度和耐力都有了明显提高。那段时间,他常和队员们聊天,知道了马拉松配速、心律跑、节奏跑等知识。此外,通过大量看马拉松文章和视频,他心里燃起了跑马拉松的“小火苗”。
不管是三伏天,还是三九天,胡彬跑步基本上没有落下过。“第一次在操场上完成21.095公里半马距离时,用了将近两个小时,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胡彬兴奋地说。
2018年春天,胡彬第一次参加半程马拉松比赛。他回忆,自己没经验,当时每超一个人就有一种成就感,过于兴奋导致跑到15公里就头脑发晕发胀,最后咬牙坚持到结束,被志愿者搀扶下来。
北京马拉松是经国际田径联合会认证、中国最高水平的马拉松赛事之一,是所有跑者心中的“梦”。2018年秋,有将近20万人报名,最终仅2万人获得参赛资格,胡彬是幸运儿之一。“从天安门集合出发,2万人齐唱国歌的场景我至今难忘。”胡彬清晰记得,跑到35公里左右,他的体力到达了极限。坚持还是放弃,他心里一直在做思想斗争,可是,想起寒冬酷暑自己坚持跑步吃的那些苦,他又会不断勉励自己,咬牙再坚持……4小时16分钟,在到达终点鸟巢的那一刻,胡彬激动得流泪了:“我闯过来了,太了不起了,所有努力都值得。”
这些年,胡彬跑遍广东、江苏、山东、河南、北京等省市,总共参加了9次全马,没有一次中途放弃,成绩均达到所有参赛者前10%,过去的“小菜鸟”已然变成了“跑步达人”。
如今,在胡彬等人的带动下,当地长跑协会发展到220人,年龄从十七八岁到六十多岁,大家通过跑步收获快乐、健康及顽强的意志力。胡彬说,感恩跑步带给他涅槃重生的感觉,让自己变成一个“狠人”,在跑步的路上不设限,只要身体允许会一直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