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大数据繁育 “算”赢苗种市场 本报记者 吴 梦 2023年06月16日

良种对虾生产性能展示

我市水产企业引进先进育种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创新,建立南美白对虾复合育种技术,成功扭转了“南苗北运”的传统,产品打入海南、广东等传统对虾养殖区域,成为当地养殖场的“宠儿”,并将大数据引入育种中,开拓石斑鱼、三疣梭子蟹、牙鲆、半滑舌鳎等更多高价值苗种——

一只虾苗引爆订单

6月5日清晨,时针刚刚指向5时,位于渤海新区黄骅市的广鑫养殖专业合作社就开启了忙碌的节奏。走进合作社的养殖车间,换水、挑虾、出苗……各项工作有条不紊。

“这边的母虾今天也可以挑到产虾池了。那边出种的动作再快点,这两天订单又‘爆’了。”合作社负责人张金营一边指挥一边上手操作,只三两下,便打包出一袋苗种。

叮……清脆的铃声响起,张金营赶忙将袋子放下,接起电话。“苏总放心,你们订购的虾苗已经备好了。”放下电话,张金营又一头扎进包装种苗的队伍中。

广鑫合作社是一家以南美白对虾苗种繁育为主营业务的合作社,通过几年发展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苗种供应企业。“从3月中旬开始,每天来合作社等着取苗的车辆都络绎不绝。”

“这几天刚出一批苗种,客户们都排着队了。不提前预订的话,根本拿不到虾苗。”说话间,已有一辆水产运输车停在合作社门前。

广鑫合作社为何能在众多育苗厂中脱颖而出呢?

原来,近几年,合作社一直致力于良种“科海一号”繁育工作。张金营说,接踵而至的客商,都是冲着他们精心培育的良种而来。

“‘科海一号’更加适合北方土塘养殖,抗病能力强,抗逆性也更强,同时生长迅速。”张金营介绍。

“原来南方是出苗大户,都是南苗北运。近年来,随着我市为代表的北方繁育基地崛起,更多人选择来沧州买苗。”如今,沧州的苗种不仅抢占了天津、辽宁、山东、河北等地市场,更是空运往福建、海南等省,成为南方对虾养殖场的“宠儿”。

目前,我市仅渤海新区黄骅市就拥有海水苗种繁育企业108家,其中国家级原种场2家、省级原良种场6家,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35家。正是有了苗种的充足保障,沧州已成为国内特色优势水产品的重要产地之一。

285个家系中求一尾优质种苗

近年来,我市苗种产业的快速崛起,离不开金汇、恒泰、鑫海为代表的育苗龙头企业发力。

河北鑫海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许圣钰依然记得多年前出国交流与外国专家对话时的心灵冲击。

“中国南美白对虾育苗、繁育市场规模庞大,但是却没有核心良种。由于种质资源大多依赖进口,如果上游链条断裂,下游养殖产业链将直接遭受重创。”几句话,让她明白了国内种苗资源短缺的窘迫。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南美白对虾生产国和消费国,我们的良种却被国外育种机构垄断,不仅进口种虾价格昂贵,进口数量也有限。

此时,鑫海水产的育种研究还只局限于中国对虾、梭子蟹等常规市场品种。听到专家一席话,再结合自己在水产领域的多年养殖经验,许圣钰敏锐感知到,南美白对虾良种选育势在必行。

“育种,自己掏钱也要干!”带着促进对虾产业发展的责任感,她意气风发地闯上了“新天地”。

从2008年起,许圣钰和她的团队便多次游走于世界各地,不辞辛苦地开展了35个群体、8代家系构建工作,让285个家系的南美白对虾在鑫海水产的实验室里畅游。

为更好地开展南美白对虾育种工作,2010年,鑫海公司与黄海水产研究所的育种团队签订了南美白对虾新品种开发技术协议。技术团队在传统选育的基础上,还从挪威引进先进的育种技术,经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后,建立了我国南美白对虾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体系。

通过不断努力,2015年3月,经过全国水产良审委审定,南美白对虾新品种“壬海1号”终于问世。这个品种生长速度快、成虾规格均一,饲养存活率高且稳定,是不可多得的优种。

现在,除了让产学研无缝结合,公司还建立了苗种繁育、示范养殖及品牌建设等成熟的育繁推一体化产业模式。

大数据让水产繁育更精准

近年来,随着国内消费升级的持续推进,人们对多样化的水产需求日益旺盛,巨大消费需求正吸引越来越多沧州企业从单纯南美白对虾苗种繁育向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牙鲆、半滑舌鳎、海蜇等高价值水产苗种扩展。

作为我市知名的水产繁育企业,黄骅金汇水产养殖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繁育的石斑鱼、三疣梭子蟹等产品备受市场青睐。

金汇水产董事长李振西表示,沧州沿海水域具有水肥的特点,水中底栖硅藻多,虾苗、蟹苗等苗种生长更快,很适合育苗产业发展。目前,金汇水产建有标准化厂房5万多平方米,包含1060个孵化池,其中近一半生产面积用于石斑鱼、三疣梭子蟹、牙鲆、半滑舌鳎等高价值苗种的生产。

鑫海水产与金汇水产一样,也在发力多种高价值苗种繁育生产。为此,他们还与北京市计算中心合作,引入大数据技术,双方联合成立“水产组学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双方利用各自优势和资源,合作共建水产育种信息数据库及实验室管理平台,开展以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大菱鲆、梭子蟹等主要经济品种遗传改良研究为主的各组学研究,促进国际组学领域研究成果与技术在水产遗传育种工作中的转化应用和突破发展。

北京市计算中心的生物计算事业部,具有“高性能NGS数据分析系统”和“生物信息云NGS数据分析平台”,主要面向生物医药企业、高校研究所和医院医疗机构,能提供专业化、标准化的生物医学大数据分析整体解决方案。

合作中,双方将从样本库的建造、样本保存、组学数据产生、数据存储管理和分析挖掘入手,解决海洋水产遗传育种分子标记物筛选、大数据辅助精准育种等科研和生产实践问题。双方将基于北京市计算中心现有的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北京市计算中心生物信息学分站,开展生物信息学方向博士后联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