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千年一瞬 文旅产业迎来红利时代 素 心 2023年07月04日

“去之前嫌她土,去之后嫌自己肤浅。”“说好一起土,你却悄悄惊艳所有人。”

随着暑期的来临,《只有河南》迎来了又一轮旅游接待高潮,以及一波又一波赞美。

《只有河南》全称是“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它总占地622亩,核心剧场区是一座边长328米、高15米的正方形城郭,城内拥有3个大剧场、18个小剧场、12个地坑院、56个情景空间,有总时长约700分钟的剧目,单日演出可达125场、4050分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演出时长最长的戏剧聚落群。

进入幻城的那刻,你便是戏里的一部分,是旁观者,也是亲历者。它运用了大量的高科技和逼真的布景以及生动演绎的演员,让3000名观众,成功在现代与古人进行了一场对话。

这是一个完全被戏剧包裹的时空。

巍巍华夏,煌煌中原,一砖一瓦一片瓷皆为史诗,一枝一叶一抔土都是故事,开发团队深挖藏于地下、封于书中、束之高阁的中原文化,用全新的概念讲述关于“黄河、土地、粮食、传承”的故事。百年历史浓缩于格子之间,在幻城中穿行,如在时空碎片里移步换景。

除了空间置换所带来的新奇感,数字科技的参与更加强了观众的沉浸体验。观众在这里体验“视觉质变”的背后,是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装置。时间、建筑、场景、味道、声音、行走,都以戏剧的形式被呈现,身在其中,可以“看到、听到、闻到、触到、尝到”厚重的中原文化与灿烂的华夏文明。

演出由孔子和老子的对话开始,囊括了几千年智者祖先的传承,有千年前市井小民的争吵,有几代皇帝的欣喜担忧,有武皇祭天的盛典,有清明上河图的原版重现……

每个亲历过的人,都会为自己的黄皮肤、黑头发而骄傲,会为中国的唐诗宋词骄傲,会为载入史册的古人骄傲。

近年来,体验式、沉浸式项目开发成为热潮,相关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游客争相打卡,大批从业者、投资者都普遍看好旅游演艺,认为其具备很大发展潜力。

从博物馆到剧场,正成为近年来千年历史的独特打开方式。

在此前,《又见平遥》还原了清末平遥城的镖局、赵家大院、街市、南门广场,通过情景演绎,让人们感受到了晋商的守信、血脉的延续。这一标志性剧场,不仅为平遥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城市的文化品牌,更是催生出了文化产业链,既是文化产业创新的大戏,又是旅游发展的标杆项目。

优质情景剧火出圈儿的背后,是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产业价值的融合体现,这也提醒我们文旅产业的红利时代正在到来。

面对这样的红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可以挖掘。

沧州园博园开园、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开馆以来,备受瞩目。在这里,人们不仅能看到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的标志性街区和节庆场景,还能欣赏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可以共同体验大运河沿线的独特人文风情与多元民间艺术,感受运河千年历史厚度。

在吴桥,一场《江湖》带给游客无尽的震撼。这背后,何尝不是更大的潜力。

希望不远的将来,我们也能带孩子去对话桥头上的杂耍卖艺人、对话运河上的船工、对话扁鹊、对话张之洞、对话纪晓岚,让孩子们足不出户就能有千年一瞬的震撼穿越,让游客们因为想看一场剧,而向往一座城。

相信,在消费复苏、传统文化觉醒的当下,沧州一定有能力抓住文旅产业的红利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