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寇洪莹)6月29至30日,沧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妇女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召开。本次会议深入基层、奔赴一线,把会议室搬进了革命老区的美丽乡村里。
29日上午,来自沧州14个县(市、区)的老促会妇工委及相关会员单位成员参加了会议。会上,市老促会妇工委传达河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妇工委工作会议精神,回顾过往工作,展望未来计划,大家进一步了解老促会妇工委的工作性质和内容。近几年,市老促会妇工委以妇联四级联动组织机制为工作主体平台,根据工作职责范围和环境,组织会员单位发挥积极作用,策划并打造了“四送”品牌服务工程,送温暖、送健康、送科技、送文化,赢得社会广泛认可。接下来,他们将深入调查,开展“情系老区·寻找新中国新时代‘模范母亲’活动”,宣传模范母亲、妇女带头人的先进事迹。
传承红色精神,喜看老区变化。6月30日上午,老促会妇工委一行集体乘车,前往红色笸箩渡教育基地青县盖宿铺村,带着慰问品,看望了102岁抗战老英雄王金荣。81年前,在抗日战争最残酷时,笸箩当船,木锨为桨,在敌人眼皮底下,王金荣渡过多名八路军。大运河畔,王金荣炸铁路、截敌船、打巷战,英雄事迹至今为后人津津乐道。王金荣回忆往昔,讲起当年如何不畏生死摆渡八路军,思路清晰、目光如炬。他是一名拥有80年党龄的老党员,岁月虽然沧桑了容颜,但对党的那份忠诚与信仰不减分毫,这份情怀把现场的老促会妇工委成员感动得热泪盈眶。
绿荫葱葱,沿着大运河堤顶路,大家来到了青县流河镇人和镇村。这里道路干净整洁、文化氛围浓厚,家家户户门前种花植草,生机盎然。一下车,大家就被人和镇村宜居的环境所吸引。人和镇村,一个因马厂兵营而来、靠买卖街而生,依大运河而兴的村庄,近年来,随着移风易俗、孝老食堂等工作的扎实落地,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村党支部书记胡宗权一边介绍乡村变化,一边带领大家见到了80岁的乡贤刘子江。这两年,刘子江亲自走访、整理出大运河上的“红色娘子军”档案,他搜集照片,寻找线索,逐一求证。从1944年到1948年,大运河上的“红色娘子军”在天津与青县之间的运河上,冒着生命危险,秘密为八路军、解放军运送重要物资。时隔大半个世纪,刘子江让这段红色故事再现世人面前。倾听着战争年代妇女前辈英勇奋斗的故事,大家深受鼓舞。
人和镇村会议室里,市老促会妇工委成员结合自身实际,畅谈感悟。他们觉得这次会议开得十分有意义,并表示将以此会议为契机,弘扬老区精神,动员社会力量,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为革命老区和老区妇女儿童事业继续贡献巾帼力量。
盖宿铺村102岁的老党员王金荣讲述抗日战争中用“大笸箩”秘密摆渡八路军过河的故事。 王少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