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2023年07月04日

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乡,在做好自身优势枣产业的同时,高川乡还注重挖掘每个村庄传统种植业的特色优势。

从2021年6月份开始,高川乡党委书记宋德斌带领乡党委领导班子和村干部,通过现场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到,由于缺乏劳动力、土地分散等原因,本乡大部分村的土地都存在着碎片化种植甚至撂荒的现象,土地收益不高。

在充分了解了各村实际情况和村民意愿后,为保障粮食安全,高川乡党委制定了《高川乡党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工作计划》,决定开展集约粮食种植。探索以“党建+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农户”模式,引导各村开展土地流转,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整合土地资源,提高种植效率和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高川乡党委首先进行政策指导和项目引进,确定以高川村和后高龙华村为试点,由村党支部严格按照公开透明的程序,召开党员群众大会。同时,高川乡党委牵总头,村党支部为一线堡垒,在资金、政策、技术、服务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引导各村精准定位,深度挖掘种植潜力。他们积极跑办,向高川村引荐了河北供销集团,示范推行了集体土地流转统一经营,种植1500亩花生。向后高龙华村引荐了河北垄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统一种植800多亩高粱。截至目前,高川村村民增加收入约150万,村集体增加收入15万。后高龙华村村民增加收入约23万,村集体增加收入9.2万。此外,还给两个村带来了不少的工作岗位,花生、高粱从种植、管理到收获,需要用工约3000人次,很多年纪稍大的村民,不用出村,就能挣到每天约200元工资。

从无到有,高川乡带领农民走出了一条新致富之路,共有14个村因土地流转,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年收入共100多万元。截至目前,全乡共有专业合作社72家,其中县级合作社3家,共建有果蔬大棚80个,种植面积500余亩;西卢、王码头、尚福屯等村流转1500亩土地种植中药材;后村、儒林藻等村流转土地或者订单种植苗木1.5万亩,合作社与外界达成合作协议,稳定销售渠道,达到稳定增收。今年以来,高川乡共流转土地约8千亩,均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累计流转土地16000多亩,其中约14000亩用于种植玉米、小麦、高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