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海涛 本报通讯员 潘 爽
5月的渤海湾,如诗如画,如火如荼。位于黄骅港综合港区的大宗散货码头矿粉堆场项目建设现场,起重机正有条不紊开展吊装作业,工人们忙着对设备进行安装、焊接,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这个项目包括矿粉的储运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完工。届时,港口将具备矿粉专业化储存、输送及配载等增值服务功能。”沧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霍吉亮表示,接下来将继续紧盯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如期完成并投入运营。
推动港口功能拓展与布局优化,是港口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倚仗。去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来到沧州,在黄骅港煤炭港区码头考察,就加强港口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一年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强市的强劲动力,在港口建设方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全国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明确黄骅港上升为沿海主要港口;
——2023年9月,黄骅港煤炭港区7万吨级船舶双向航道实现首航;
——2023年12月,黄骅港实现首个万吨级液化码头建成开放;
——2024年4月,沧州黄骅港—雄安新区内陆港揭牌成立;
……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亲切关怀下,一项项成绩的取得,让我们在加快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的道路上信心更加坚定、步伐更加稳健。
完善港口规划
优化港口功能布局
4月24日,在黄骅港综合港区,来自厦门港、长达165米的“延展37号”船停靠集装箱码头,高大的门机正在进行抓取集装箱作业,作业完成后,这艘船驶向了唐山港京唐港区。
码头是港口功能拓展的基本单位。矿石码头、原油码头、液体化工码头、集装箱码头……近年来,随着码头种类的不断拓展,往来于黄骅港的货品种类也不断“更新”,港口的“业务范围”随之不断扩大,对港口码头的承载能力、服务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黄骅港可布置泊位数量12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04个,已建成生产性泊位4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41个,充裕的岸线和陆域资源为港口未来功能拓展赋予了广阔的可塑性空间。
针对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我市围绕“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定位,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加快推进《黄骅港总体规划》修订及报审工作;积极打通项目建设难点、堵点,解决了一项项阻碍港口发展的问题。
(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