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护眼模式”不护眼 防止屏幕伤眼应该怎么做 2024年06月04日

6月6日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如何护眼,又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

有人说,用了护眼模式看手机,咋眼睛还疼呢?据了解,目前市面上的护眼膜等产品,对蓝光的过滤作用是有限的。电子产品自带的护眼模式,也仅仅是通过调节色温、亮度等参数,让屏幕没那么刺眼。只要长时间、近距离看物体,都会引发视疲劳。如在亮度较高的户外,使用低亮度护眼模式,反而会加重眼睛的疲劳。

那么,在数字时代,我们怎样才能既享受电子产品带来的便利,又保护好眼睛呢?

合理控制使用时长

有效减少电子屏幕对眼睛造成的伤害,要控制用眼时长。观看电子屏幕的最佳习惯是看屏幕20分钟后,抬头眺望6米外至少20秒。这也是我们常说的“20—20—20”法则。定期放松眼睛,眺望远处风景,不仅能有效护眼,还能让人收获好心情。

借力提醒功能

利用手机自带的“勿扰模式”“屏幕使用时长统计”等功能,监控和分析自己使用手机的情况。同时,一些应用程序也有用眼情况监测和休息提醒功能。这些工具能帮助你养成定期休息的好习惯。

保持正确姿势

使用手机时,尽量保持平视状态,且视线与手机屏幕垂直,腰背挺直、上半身放松。使用电脑时,眼睛和电脑屏幕的距离应不少于50厘米(约一臂远),眼睛稍稍向下看。

注意,要让眼睛注视的视线角度比眼睛的水平线大约低15度。观看电视时,眼睛应距离电视屏幕3米以上,屏幕中心点高度应略低于人在坐姿时眼睛的高度。

多做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是预防近视、保护眼睛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科学研究证明,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可降低近视发生率。尤其是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户外活动不仅是防控近视的重要手段,还是培养兴趣爱好、保持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成年人应当以身作则,放下手机,多陪孩子开展户外活动。

据《大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