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加强激励引导 助力年轻干部成长 王艺涵 2024年07月01日

各级党组织要坚持将年轻干部管理培育工作作为加强党政干部队伍储备、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干部的一项重点工程来抓,聚焦培育、管理、使用等关键环节,不断健全年轻干部“成长链”,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能力过硬、作风务实的年轻干部队伍。

坚持精心培育,在“会干”上下真功夫。要聚焦年轻干部“不缺学历缺阅历、不缺知识缺实践”等短板弱项,将年轻干部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通过举办初任培训班、党校主体班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切实提升年轻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本领。

要注重多岗位历练,按照“人岗相适”原则,充分发挥年轻干部文化层次高、创新意识强等优势,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急难险重岗位锻炼,助推年轻干部在实践中弥补能力短板和经验弱项。

坚持精细管理,在“肯干”上出真举措。要注重发挥“传帮带”作用,从年轻干部所在单位选择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培养联系人,通过思想上帮、工作中带、业务上教,引导年轻干部尽快适应基层工作,提高履职能力,敢于攻坚克难、勇挑重担,在干事创业中去摔打、去历练、去成长。

要注重关心关爱,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和走访慰问活动,全面了解年轻干部的日常表现和困难需求,及时帮助解决,并注意分析思想状态,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摆正心态、踏实奉献,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坚持精准任用,在“实干”上见真成效。要建立年轻干部常态化选拔任用机制,对工作态度积极、工作能力突出、工作成效显著的优秀年轻干部,优先纳入干部培养后备库,在教育培训、晋升职级、提拔使用方面持续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做到优先培养、优先推荐、优先使用,提高他们的干事创业积极性。

要突出实干导向,细化优化“日常+年度+任职期满”的考核模式,充分征集所在单位党员群众意见,全面掌握年轻干部综合表现和工作实绩,将评先评优、提拔重用等激励措施,向在一线重点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年轻干部倾斜,激励引导年轻干部创先争优、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