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走进沧州师院参观生物标本馆
每一场温情的家访,都是爱与责任的延伸。这个暑假,沧州高新区实验学校的老师们走进学生家庭,细致了解孩子们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与家长深入探讨家庭教育方法。老师们耐心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并引导孩子要加强体育锻炼,强健体魄;积极落实暑假防溺水和交通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和家长的防范意识。
自2021年建校以来,沧州高新区实验学校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途径,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致力培养举止文明、礼仪规范、品德优良、心理健康且富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好少年。
研学实践 沉浸式体验
在日常教学中,沧州高新区实验学校充分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等特殊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逛庙会”是老一辈的童年回忆,饱含了大家对新年的期盼。今年春季开学日,在沧州高新区实验学校的校园里,古风灯笼高悬,有趣的灯谜随手可撷;糖葫芦、糖画等传统特色小铺开始“营业”;投壶、蹴鞠、射箭等传统民间游戏,更让孩子们体验到了不一样的快乐。在这场庙会游园的狂欢中,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在第23个“全民国防教育日”前夕,学校邀请退役军人、高新区程庄子村党支部书记金风江到校宣讲。金风江讲述了自己的从军经历,并就国防是什么、国防教育对青少年的重要性、国防活动中青少年应该做什么等内容进行讲解。少先队员们围在金风江身边,纷纷表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发奋读书,长大后报效祖国。
学校还开辟了劳动实践基地,四、五年级的每个班级都分到了责任田。孩子们认真学习农耕知识,用心种下萝卜、辣椒、豆角等蔬菜,分组进行日常管理,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好观察记录。在这里,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基本的劳动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责任心,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要珍惜劳动成果、学会感恩与分享。
除了校内的主题实践活动外,沧州高新区实验学校还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更广阔的社会课堂去学习和体验。
在沧州师院,学生们参观了生物标本馆、文博馆,开阔了眼界。在齐越教育馆,大家更被齐越先生的才华横溢和奉献精神深深打动。
在中国大运河非遗展示馆,学生们欣赏了琳琅满目的非遗展品,感受到古老技艺的魅力和京杭大运河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黄骅港,少先队员们看风吹麦浪,了解“陆地粮仓”的潜能;亲手制作黄骅面花,在增强劳动体验的同时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环境熏陶 润物细无声
漫步在学校的“明德楼”(小学部教学楼)内,富有文化气息的走廊布置让人眼前一亮。
一楼以“蒙以养正”为主题,通过朗朗上口的标语、充满童趣的壁画和给人以启迪的故事,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养成守纪律、懂礼貌、讲卫生等好习惯,培树正直善良的品德。
登上二楼,“崇文尚礼”文化墙展现在眼前,上面是经典文学作品节选和礼仪规范,激励学生们崇尚传统文化,注重礼仪修养。无论是传统礼仪的传承还是现代文明行为的倡导,都在引导学生以礼待人,展现良好素养。
三楼的“敬恭桑梓”,激发了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与敬意。这里有沧州的历史文化介绍、杰出人物事迹以及对家乡建设的展望,培养他们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楼是“知行兼善”,围绕科技与学术主题进行设计和布置。各种科学实验展示和学术成果的介绍,鼓励学生热爱科技、追求新知,不断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潜能和探索精神。
家校携手 为成长护航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为此,沧州高新区实验学校不断密切家校沟通,与家长携手为孩子成长保驾护航。
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在学校的鼓励和引导下,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加入线上家长读书会,在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改进家庭教育方式的同时,更成为了孩子学习的好榜样。
学校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通过课堂体验、课间活动观摩、作业展示等环节,让家长更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见证孩子的成长。
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幼小衔接和小初衔接始终是学校关注的重点。今年6月,沧州高新区实验学校邀请辖区内3所幼儿园的大班小朋友入校体验小学生活,并针对幼小衔接中的热点问题为家长们答疑解惑。学校还为六年级学生家长举办了“聚焦小初衔接,合力共促成长”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希望家校紧密配合,共同帮助孩子做好准备,顺利过渡,尽快适应初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