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红英 华北医疗健康集团峰峰总医院北院
手术是许多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术后伤口护理同样至关重要。如果伤口护理不当,可能会引发感染,不仅会延缓患者的康复进程,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了解手术后伤口正确护理的方法,对于每一位患者和照顾者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知识。本文将详细介绍手术后伤口护理的要点,以帮助大家避免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一、手术后伤口感染的危害
手术后伤口感染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问题。首先,它会显著影响伤口的愈合时间。正常情况下,伤口在合适的护理下会按预期逐渐愈合,但感染会破坏愈合过程,使伤口愈合的时间大幅延长。例如,一个简单的阑尾炎手术后,如果伤口发生感染,可能原本一周左右可以愈合的伤口,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才能完全恢复。
其次,感染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伤口周围可能会出现红肿、疼痛加剧,甚至伴有发热等症状。这种疼痛和不适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限制患者的活动,使其难以正常休息和进食。
更严重的是,伤口感染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可能会引发全身性感染。细菌可以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引起败血症等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二、手术后伤口的正确护理方法
1、清洁与消毒
手术后保持伤口清洁与消毒是防止感染的关键。伤口应避免沾水,在清洁周围皮肤时,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清洁剂,以伤口为中心,由内向外轻轻擦拭,范围要适当扩大,减少周边细菌污染伤口的可能。消毒可选用碘伏,用无菌棉签蘸取碘伏,从伤口中心开始,以螺旋方式向外涂抹,注意不要反复涂抹已消毒过的区域,防止将周围细菌带入。每次消毒至少两遍,确保消毒彻底。更换敷料时也要保证双手清洁,使用无菌镊子操作。若伤口有分泌物,不可用力擦拭,可用生理盐水浸湿的棉球轻轻蘸取,然后再消毒。同时,要注意环境清洁,避免在灰尘多、不卫生的环境下护理伤口,防止空气中的污染物接触伤口。
2、避免外力损伤与保持合适环境
术后伤口要防止受到外力影响。避免剧烈运动或碰撞伤口部位,对于关节附近或活动频繁处的伤口,可使用辅助固定装置限制过度活动,防止伤口裂开。在睡眠时,也要注意姿势,避免压迫伤口。合适的环境对伤口愈合至关重要。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温度一般在22-25℃,湿度在50%-60%左右。过冷会使局部血液循环减慢,影响愈合,过热则可能滋生细菌。湿度过高易使伤口敷料潮湿,利于细菌繁殖,过低则可能导致伤口干燥,延缓愈合。如果伤口在包扎状态下出汗较多,要及时更换敷料,维持良好的愈合环境。
3、观察与特殊情况处理
密切关注伤口状况是术后护理重点。要留意有无红肿、发热、疼痛加剧,查看敷料是否渗血、渗液或有异味。若伤口稍红肿,可增加消毒频率,注意休息。若红肿加剧、伴发热与剧痛,可能是感染,需就医。敷料渗血时,少量可观察,持续增多则按压伤口并联系医生。渗液方面,清亮或淡黄且量少可正常换敷料,若渗液增多、浑浊或有异味,要采样检查并加强护理。若伤口裂开,小裂口可消毒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再就医;若裂口大且有组织外露,应紧急处理,避免情况恶化,保障伤口顺利愈合。
三、患者在伤口护理期间的生活注意事项
其一,合理的饮食有助于伤口愈合。患者应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促进组织修复。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影响伤口愈合,甚至加重炎症反应。
其二,充足的休息对于伤口愈合非常重要。患者应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在活动方面,要根据手术类型和医生的建议逐步增加活动量。早期过度活动可能导致伤口裂开或影响愈合,但长期卧床不动也不利于康复,容易引起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适当的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伤口愈合。
通过以上对手术后伤口护理的介绍,希望患者和照顾者能够重视伤口护理工作,遵循正确的护理方法,避免伤口感染,使患者能够顺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