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周围神经损伤康复之路,如何修复受损“信号通路” 2025年03月20日

宣慧 邯郸市中心医院

周围神经就像我们身体的“电话线”,负责在大脑、脊髓和身体其他部位之间传递信息。当这些“电话线”受损时,信息传递就会中断,导致麻木、疼痛、肌肉无力甚至瘫痪。那么,周围神经损伤后,我们该如何修复这条至关重要的“信号通路”呢?

一、周围神经损伤的常见原因

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多种多样。外伤是较为常见的因素,如切割伤、挤压伤、骨折脱位等。例如,手部被锋利的刀具割伤,可能直接切断手部的神经;车祸中肢体受到剧烈挤压,也容易造成周围神经损伤。此外,一些疾病也会引发周围神经损伤,像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神经纤维变性,引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还有感染性疾病,如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侵犯神经后,可导致神经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另外,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或受到放射性损伤,同样可能对周围神经造成损害。

二、周围神经损伤的症状表现

周围神经损伤后,患者会出现一系列明显的症状。感觉方面,常见的有感觉减退或丧失,比如手部神经损伤后,患者可能感觉不到触摸物体的质感,对冷热刺激也变得迟钝。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感觉异常,如刺痛、麻木、灼烧感等,这些异常感觉往往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在运动功能上,受损神经所支配的肌肉会出现无力、萎缩等情况。例如,桡神经损伤后,会导致手腕下垂,无法正常抬起,手指伸展也受到影响;腓总神经损伤则可能使患者出现足下垂,行走时呈 “跨阈步态”,严重影响行走能力。

(一)了解损伤程度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神经损伤的程度。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

神经失用: 神经暂时性传导功能障碍,但结构完整,可自行恢复。

轴突断裂: 神经纤维断裂,但神经外膜完整,有自行恢复的可能。

神经断裂: 神经纤维和神经外膜完全断裂,需要手术修复。

(二)修复策略

针对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修复策略也不同:

1.轻度损伤(神经失用):

休息和保护: 避免进一步损伤,给予神经充分的休息时间。

营养神经药物: 如维生素B族、甲钴胺等,促进神经修复。

物理治疗: 如电刺激、超声波等,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神经恢复。

2.中度损伤(轴突断裂):

保守治疗: 与轻度损伤类似,但恢复时间更长,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手术治疗: 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或神经受压严重,则需要手术解除压迫,为神经恢复创造条件。

3. 重度损伤(神经断裂):

手术治疗: 需要尽快进行神经缝合或移植手术,以恢复神经的连续性。

术后康复: 术后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

(三)促进神经再生

神经再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神经营养因子:如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等,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存活和轴突生长。

微环境: 良好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以及清除抑制神经再生的物质,可以为神经再生创造有利条件。

康复训练: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促进神经纤维的定向生长和功能重建。

(四)预防并发症

周围神经损伤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疼痛等。因此,需要积极预防和治疗这些并发症,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保持乐观心态

神经修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才能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结语

周围神经损伤虽然可怕,但并非不可战胜。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通过科学有效的治疗和康复,重新恢复健康的生活。相信在未来,我们能够找到更有效的方法,修复受损的“信号通路”,让更多的患者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