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做CT、MRI检查,为什么要把身上的金属物品都摘掉 2025年03月20日

杨浩 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

现代医学诊断领域,在进行CT(计算机断层扫描)或 MRI(磁共振成像)检查前,医护人员总会反复叮嘱患者要摘掉身上所有的金属物品,这一要求看似繁琐,实则有着至关重要的原因,与检查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密切相关。

CT扫描基于X射线的衰减原理,通过多角度投射X射线并收集透过人体的数据,经由计算机处理重建出内部结构的横截面图像。金属物品,由于其高密度特性,会显著吸收X射线,导致局部图像产生伪影。这些伪影不仅干扰了图像的清晰度,还可能掩盖真实病变,误导医生的诊断。例如,金属饰品(如项链、手镯)或衣物上的金属扣、拉链等,若未摘除,可能在图像上形成亮点或阴影,与钙化灶、结石等病理改变混淆,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再看MRI检查,其原理与CT截然不同,MRI利用原子核在强磁场内发生共振产生的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后重建图像。在MRI检查中,强大的磁场是成像的基础条件,这也使得金属物品在 MRI 环境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首先,金属物品具有磁性,在强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哪怕是非常小的金属物品,如金属耳钉、发卡等,在进入 MRI 检查室后,都可能会像被发射出去的子弹一样快速飞向磁体,这种高速移动的金属物体不仅可能对检查设备造成严重损坏,更会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引发不可预测的伤害事故。

其次,金属在MRI的强磁场中会产生金属伪影。这种伪影与CT检查中的伪影表现形式和产生机制有所不同。MRI 图像中的金属伪影通常表现为局部信号缺失或变形,在图像上呈现出不规则的黑影或信号紊乱区域,其范围可能远远大于金属物品本身的实际大小。这是因为金属会干扰MRI的磁场均匀性,使得周围组织的共振信号发生改变,导致图像失真。例如,患者体内若有金属固定针,在进行关节MRI检查时,金属固定针周围的关节软骨、韧带等重要结构的影像会被严重破坏,医生难以准确评估关节的损伤情况,无法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此外,金属物品还可能影响MRI的射频脉冲。MRI检查过程中需要发射射频脉冲来激发原子核共振,而金属会对射频脉冲产生反射和干扰,导致局部的射频能量分布不均匀,进一步影响图像质量,使得医生难以从图像中获取准确的诊断信息。

无论是从保证CT检查图像的准确性,还是从确保 MRI 检查的安全性和图像质量的角度出发,在进行CT/MRI检查前摘掉身上所有金属物品都是必要且必须严格遵守的要求。患者应充分理解这一操作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