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0年11月12日
第03版:03

提示:黄骅市民王建平有一双巧手,她缝制和钩织的“宝宝鞋”成了众人眼中的宝贝。40多年来,王建平不仅为人们免费制作“宝宝鞋”,还将这门手艺义务传授给别人。

“宝宝鞋”达人有“针”功夫

本报通讯员 高 箐 李冠达 本报记者 康学翠

“宝宝鞋”款式多样、造型可爱

王建平(右)手把手传授技艺

40多年痴迷制作

今年62岁的王建平,是黄骅市的一名市民,她有一手“针”功夫。小时候,王建平时常帮着大人缝缝补补。20岁时,在老家滕庄子镇东道安村的一家缝纫厂工作,负责缝制衣服。那时候,每天踩着缝纫机做出一件件衣服,在她的眼中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情。“我特别喜欢听缝纫机工作的声音,看着一件件衣服在自己手里做出来,特别有成就感。”

结婚后,王建平开始尝试着给孩子做衣服、“宝宝鞋”等。“我家两个孩子从小都是穿我做的衣服、鞋子。当时流行什么衣服、鞋子的样式,我就买布料研究着做。”王建平笑着说,这些年来,自己对手工技艺越来越上瘾,每天就喜欢在家里捣鼓这些。只要一拿起针线,她就跟着了魔似的,不吃饭、不睡觉,一口气把它做出来才行。

“这虎头鞋虽然是给小孩子穿的,但传统绣花鞋的工艺流程、制作技艺和不同的处理技巧都包含了。”王建平说,从纳鞋底、做鞋帮,到绣虎脸、掩鞋口,直到把鞋帮和鞋底缝到一起,一双虎头鞋算是基本完成。剩下就是装饰,仅虎头上就需要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虎嘴、眉毛、鼻、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夸张地表现虎的威猛,然后扎上虎须,缝上尾巴,才算大功告成。

免费送出手工鞋

“你看,这几双‘宝宝鞋’是我刚做好的,这两天就给人送去。”由于现在市面上纯手工制作的宝宝鞋很少见,王建平手工制作的宝宝鞋便成了亲朋好友的宝贝,经常会接到来自亲朋好友的“宝宝鞋”订单。只要一有空,她就会抓紧时间赶制出来,免费送给大家。

根据宝宝的性别、年龄,王建平会设计出不同的款式和颜色。“手工做的布鞋吸汗、透气,穿上还舒服,所以大家都乐意找我做。”做一双“宝宝鞋”,首先需要画样子,根据样子裁剪布料,然后用缝纫机将裁剪好的布料一点点地缝制起来做成鞋帮。“鞋底制作也是画好鞋样再裁剪,做鞋底要先做堂底,堂底就是鞋底上面那层,堂底做好后就包边。鞋底是接触地面那层,做法和做堂底一样,但要比堂底厚一些,最后再将它们合在一起……”说起做鞋,王建平头头是道。

王建平做的“宝宝鞋”除了穿着舒适以外,每双鞋子还都有她精心钩织的各种小动物图案,样子精美、新颖,深受亲朋好友青睐。几年前,她还在网上看教程,学习钩织“宝宝鞋”。一团团五颜六色的宝宝绒线,在她的巧手下不停旋转,逐渐勾勒出小青蛙、小金鱼、小兔子等各种有趣的图案。

小车库里“传艺”

“第一圈:环形起针,在线圈里3个辫子针做起立针,然后钩5个长针,抽紧线头,与立的3辫子针做引拔针连接……”在王建平家的车库里,她正在给几个邻居讲解小兔子“宝宝鞋”的钩针方法。

20余平方米的车库里,缝纫机、手工桌、毛线、剪刀、钩针等工具一应俱全。只要一有时间,王建平就会在车库里教大家手工技艺,这间车库也成了大家向她学习的“取经室”。

“我之前和建平学习做手工编织包。”刘淑环是王建平的邻居,一直和她学做手工制作,从最初简单的手工编织包,到现在钩织毛线的“宝宝鞋”。“我刚开始学钩织鞋子,希望能够有一天也能像建平一样,做出一双漂亮的小鞋子。”刘淑环说。

像刘淑环这样和王建平学习手工技艺的人还有很多,王建平都会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授。在王建平的带动下,很多人也对手工技艺产生了兴趣,只要一有时间,就带着制作材料,来到“取经室”和她一块学习制作。

看着“取经室”里络绎不绝前来学习的人们,王建平感到十分欣慰。她说,虽然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但是手工制作这项传统技艺不能失传。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下,能够教会越来越多的人,更好地把手工技艺传承下去。

2020-11-12 本报通讯员 高 箐 李冠达 本报记者 康学翠 提示:黄骅市民王建平有一双巧手,她缝制和钩织的“宝宝鞋”成了众人眼中的宝贝。40多年来,王建平不仅为人们免费制作“宝宝鞋”,还将这门手艺义务传授给别人。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830.html 1 “宝宝鞋”达人有“针”功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