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
第02版:02

环境建设全民共建共治共享

——青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见闻

本报记者 杨继超 本报通讯员 刘春雨 蔡中伟

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让农民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青县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放在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高度来抓,借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攻坚行动,提出了“先行五清打基础、十点三线抓提升、传统村庄出精品、机制建设作保障”的思路,以“两高一大”,即高铁、高速和大运河沿线为重点,以点带面、梯次推进,努力打造一批“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三年,成为青县历史上农村建设投入最多、力度最大、变化最明显的时期,也推动了全县村庄面貌实现根本改观。

推进人居环境整治,青县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全县上下齐动员。他们首先把村干部推向一线,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成员作用,各乡镇党委书记分别与村党支部书记签订“军令状”,定期举办人居环境整治“擂台赛”,压实村干部的主体责任。建设美丽乡村,村民不能成为局外人。青县全面打响人居环境整治全民行动,206个村建立了乡贤议事会,吸纳乡贤2000余人回村帮建,实行党员、村民代表“村街巷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员和村民代表的带头作用,带动村民积极参与、出工出力。“在环境整治中,各村都动了起来,全县199个村庄的群众和企业共捐款2000余万元用于环境整治,自己动手建设美丽家园,也让大家更珍惜整治成果。”青县人居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据了解,青县还建立了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选派72名科级和277名一般干部分包村,乡村振兴指导员每周入村不少于2天,指导帮助各村开阔思路、出谋划策、规划发展,在农村实践中造就了一支作风过硬、务实肯干的年轻干部队伍。

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过程中,青县还逐步健全完善了“三项机制”:资金投入机制、观摩拉练机制和考核评比机制。县政府出台资金奖补办法,县财政按各村捐款比例进行1∶2的配套奖补,2020年仅县级配套奖补资金就达4000万元;每月由县委书记、县长带队,组织各乡镇、相关部门“一把手”开展一次拉练,不提前下通知、定路线,现场观摩、现场点评,目前11个乡镇场已全部拉练一遍,正在进行第二轮“回头看”;将人居环境整治与村干部绩效补贴挂钩,开展村干部人居环境整治“大练兵”和“百分制考核”,形成了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有效解决有的村干部不想干、不敢干的畏难问题。

青县人居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青县将在各乡镇中心地带各建设一处粪污处理站,并使全县美丽庭院创建率达到80%。

2020-11-16 ——青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见闻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257.html 1 环境建设全民共建共治共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