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宁美红 本报通讯员 张晓煜
从北京现代建厂起就从事冲压车身保全工作的鞠佳东,2018年来到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工作。新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正是有了他们在幕后的努力,北京现代沧州工厂不断推出新车型,产量效益逐年提升。科室同事杨书岭评价鞠佳东,说他为大家带来了更多创新思维和主人翁意识,让工厂成了“家”。
是“保健医生”又是“临床大夫”
鞠佳东是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冲压车身保全科的科长,虽然只和保卫科差一个字,工作内容可是天差地别。保全科平时主要的工作是负责设备保养和维修,所以鞠佳东常形容自己的工作像一名医生。
医生工作不仔细,出的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保全科的工作也大抵如此。“最大的生产线一小时生产71辆车,也就是每50秒出一辆车,设备坏了,停一分钟就少生产一辆车,所以日常做好‘保健’特别重要。”鞠佳东道。正因如此,鞠佳东脑子里总是绷着一根弦。
“得把这400多个机器人伺候好了,让它们安安稳稳干到退休。”机器人安稳,鞠佳东的工作日常就注定不能“安生”。2018年来沧州后,由于工厂只量产一年多,生产线并不稳定,每每夜班,鞠佳东都不放心,总要来个一两趟。
除了日常的保养,降低成本在保全科日常的工作中尤为重要。鞠佳东算了一笔账:“韩国支援来一个人,一天就4000元,来10个人,一天就得4万元。而有些工作例如焊接的调整、涂胶位置的改变等,我们自己做了,也就把这笔费用省了,同时,我们自己人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生死”两小时
今年10月7日,国庆假期接近尾声,调试好自己设计的卡具后,忙活了一周的保全科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个项目我们在安装半年前就开始酝酿,从提出想法到设计、安装、调试,都是我们自己人在干,我们还设计了一个迷你实验现场。因为这个卡具一直有些问题,如果买韩国那边的设备得上百万元,我们自己只用了5万元就搞定了。”鞠佳东解释道。
然而,还没等大家享受成功的喜悦,晚上设备就出了问题。鞠佳东说,在北京时,不管是调配零件,还是人才支援,北京现代的3个工厂都可以互相帮衬,在沧州,整个保全科不能依赖他人,只能孤军奋战。问题出得蹊跷,出乎所有人意料,眼看着天都快亮了,分针每走一下都牵动大家的心,距离生产只有两个小时,新卡具依然不见成效。
“大家放心,弄不好我担着,弄不好我回家。”鞠佳东先把责任担起来。“要是没解决,别说帮着公司省钱了,直接损失就50万元。影响了生产,一天三四百万元就没了。”事后说起来,鞠佳东依然觉得心有余悸。在尝试了无数办法后,鞠佳东灵光一现,终于绝处逢生,这时离生产开始只剩下两个小时。“其实,这件事也不是非得自己去做,但是发现问题了,就得想办法去解决,为公司节省成本。”鞠佳东坦诚道。
卡具的设计改造开始时并未得到上级的认可。在鞠佳东的带领下,保全科做方案、拿数据,花了3个月才得到支持。用了新卡具后,故障次数从每天20次降低到了3次。
做好传帮带
“这哪是几个耳麦啊,这得几十个吧?”看着其他科室拿来的一箱满满当当的问题耳麦,杨书岭打趣道。话虽这么说,杨书岭和同事们还是认真地修了起来。“可别小看这些耳机,修好了能省几万元,我们保全科不仅给修好了,而且把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之前用一两个月就坏,现在用上一两年不成问题。”杨书岭不无自豪。他坦言,鞠佳东给大家带来的不仅仅是过人的技术,还有打破“部门墙”的主人翁意识。
“鞠哥总说,整个工厂都是一家人,是‘命运共同体’。我们之前这个意识比较淡薄,但鞠哥教我们能帮忙的尽量去帮忙,帮不上的也要集思广益。”杨书岭说道。而主人翁意识更体现在平时工作的创新中、一点点改进中。“要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才能让企业收获最大的利益。”
杨书岭曾在韩国留学,本专业是金融,因为喜欢工程转型做了技术蓝领。他提到当初卡具研发就是鞠佳东提出的。“人们总说做很重要,但怎么做,其实思想更重要,鞠哥就是提供思想的人。”想法一出,杨书岭和同事们忙了起来。由于不是科班出身,杨书岭遇到了很多麻烦。这时,鞠佳东不仅是“医生”,又当起了老师。
“鞠哥不会给你灌‘鸡汤’,就是实实在在地讲技术,哪怕安装那会儿出了问题,有鞠哥在,我们都特别踏实。而且我们有什么想法,鞠哥都很支持,忙着跑前跑后,协调各部门,让想法落地。”现在,杨书岭的工作越发忙了,但却更加充实更有成就感。
“我的工作也是培养好他们,当然他们现在已经能很好地独当一面了。等我再回北京的时候,希望就不用再有人来支援沧州了。”鞠佳东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