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骅市旧城镇白庄村,提起白玉标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他勤劳、有干劲,不仅自己搞养殖成功,还不忘带领大家一起致富。
1990年,16岁的白玉标初中毕业后,在本村的一家木工机械厂找了份工作。几年后,因为工厂效益不好,白玉标离职并拿出积蓄买了辆解放牌运输车跑运输。后来,结婚成家的白玉标,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不得已卖了车。“当时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还能干点什么,也不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白玉标说。
“要不咱们搞养殖吧?”困境中,父亲白志动的建议为他指明了方向。在父亲的鼓励下,2000年,白玉标和妻子胡秀丽建起了一个小型养猪场,购进了10头母猪,经过几年发展,存栏量达到了上百头。随后,夫妻俩又建起第二个养猪场,还雇用了两名工人。从小猪仔到100多公斤的大猪出栏,他们一直坚持自产自养。
从毫无经验到成长为养猪专业户,白玉标也经历了许多考验。2009年到2010年,由于缺乏养殖经验,再加上猪高热病蔓延,猪场接连死了几百头猪,损失近50万元。白玉标意识到必须提高自己的养猪技术。他和妻子利用网络查询养殖知识,加入了养殖交流微信群,向老养殖户们“取经”,参加镇里举办的养殖培训课,经过几年积累,两人学到了不少养猪专业知识。
“猪场一天投食两到三次;母猪和公猪要尽量分栏养;猪场内必须经常打扫,保持干净通风……”如今,白玉标说起养猪经验头头是道。现在,白玉标的养猪场占地6亩,存栏500余头,年出栏1000余头,年产值200余万元。
眼看着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白玉标想着带领村民一起搞养殖致富。弟弟白玉国夫妻二人之前经营着一家服装厂,由于生意不景气关门了。白玉标就建议弟弟养羊,并给了他5万元的启动资金。在他的帮助下,白玉国现在不仅养着300余只羊,还养了10余头肉牛,生活也日渐好了起来。在夫妻俩的带动下,更多的村民加入养殖行列,白庄村已有15个专业养猪户,在养殖道路上一起奔向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