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亮了起来,文明出行、文明礼让多了起来,小区改造让居民赞起来……给环境“美颜”,让文明“重塑”,助发展提质,今年以来,沧州经济开发区掀起了创建文明城市的热潮,秉承“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理念,全力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向纵深发展。从机关单位到街道社区,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人人争先,文明之花在全区绚烂绽放。
环境着新妆
提高幸福感
在沧州经济开发区小园村,每天早晨起来遛弯儿的人多了起来。百姓们道出了其中秘密:环境好了,人也勤了。如今,家家户户门口摆着垃圾桶,垃圾有人上门收;厨房、厕所污水排入化粪池,专人定期吸污;全村排水管网都疏通了,雨再大也不怕了。
在金岛小区,坑洼遍布的道路变成了平坦的混凝土路,没有了污水横流和异味,破损的井盖重新更换,再也不用担心“陷阱”,多年的老居民喜上眉梢:“环境变美了,心里更敞亮了!”
金岛小区累计完成路面硬化3600多平方米,铺设混凝土道路240平方米,处理平台案件、道路破损、井盖破损等91起,清草32.6万平方米。
在八里屯村,村民们纷纷为“厕所革命”点赞,如今再也不用为上厕所发愁了,新建的公厕和改造的旱厕,为人们解决了如厕难的尴尬。
人居环境整治,事关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是文明城市创建的试金石。沧州经济开发区将创建文明城市与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根据各自的基础条件、人文环境等,为人们打造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
随着人居环境日益改善,人们的文化生活也不断丰富。
漫步社区,一幅幅公益广告,犹如阵阵清风扑面而来。色彩亮丽、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直观的“市民公约”“争创文明市民”“守望和谐、邻里相助”等牌匾,“拒绝铺张浪费,践行勤俭节约”“光盘行动”等宣传标语,将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相融合,成为引领开发区建设社区文明的风向标,不断向人们传递着向善向美的正能量。
各社区成立了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党员活动室、老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道德讲堂等功能室,完善的综合服务设施,带给居民更好的生活体验。
社区增设了家庭学校,安装家长学校牌匾。目前正积极推进家庭教育场所管理制度,并将举办各类有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活动。
未成年人活动中心不断完善,社区图书室共计藏书4000余册,配备少年儿童玩教具50余件(套),并定期开展利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活动。各社区均配备健身活动点,且健身器材数量不少于3种。
文明社区(村)创建如火如荼。
在社区内一系列文化活动相继开展,“好家庭、好(公)婆、好儿媳”评选活动,为当选者给予奖励并制作“光荣榜”进行展示,评选“文明庭院”“文明楼道”,对评选出来的优秀楼栋给予物质奖励,并制作文明牌进行展示。
行为有规范
文明入人心
每天早晨7:30,“红马甲”成为主道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头戴小红帽,手执小红旗,每两人负责一个路口协助交警指挥疏导行人安全过马路,劝阻、纠正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的交通违法行为,宣传交通法律法规知识和安全驾驶、文明出行常识,同时帮助老弱病残特殊人群安全过马路。共有300余人次志愿者做起了文明交通的引导者,在他们耐心的引导下,绝大多数行人,做到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为优化辖区的交通环境,顺应群众期盼,开发区重拳出击强力整治交通秩序,对辖区重点时间、重点路段、各条主次干道、路口进行重点整治。实行路段、时段“捆绑”责任制。“定岗、定人、定责、定目标”分包制,适时督导,通过巡逻管控和电子监控查纠相结合的方式,让交通违法者不敢违、不能违,切实维护辖区良好的出行秩序。充分利用交通志愿者早晚高峰,先期对志愿者进行岗前培训,让交通参与者加入到交通管理工作中,切身感受到创建文明城市的必要性、重要性。一系列城市道路管理工作的推进,让路网这个曾经的痛点、难点问题被逐渐破解。
如今,行走在开发区大街小巷,道路平坦顺畅、设施先进完善;路口秩序井然、乘客候车上车自觉排队、“礼让斑马线”成为自觉行为;十字路口值守的“小红帽”耐心负责,做好引导、陪伴和带领——这是开发区市民交通出行的常态,更是城市文明迅速提升的生动写照。
眼下,在开发区的一些餐饮、银行等经营场所,“节俭养德”“文明餐桌”桌牌及禁烟标识格外醒目。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开发区积极引导辖区内的经营单位文明营业。发放宣传海报、禁烟标识、宣传桌牌等数百张。
七家商贸流通业被确定为2020年“提质提效文明服务”的评定单位,颁发了沧州市商务局和沧州市文明办授予的文明服务流动红旗。
诚信体系不断完善,法治文明建设深入人心。相关部门挨家挨户走访经营单位,进行《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讲,让经营者和务工者懂法、守法,保护自身权益。
组织来保障
创城有担当
文明城市创建需要久久为功,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沧州经济开发区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按照省委、市委关于开展“三创四建”活动要求,提高全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结合实际,确定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创建目标以及保障措施等。成立了创建文明城市指挥部,分别为:环境整治提升指挥部、社区综合治理提升指挥部、交通秩序提升指挥部、市场环境秩序提升指挥部、市民素质提升工作指挥部、未成年人教育提升指挥部,涵盖了创城的各个方面,由相关领导担任指挥长,并明确了相关任务,为创城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实践证明,创建文明城市需要人们勇于担当,甘于奉献。
疫情发生以来,在抗击疫情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迹,以广大医务工作者、公安民警、基层干部群众和志愿者为代表的普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守护着一方平安。
社发局综合科科长于瑞泉的父亲春节前因车祸不幸离世,在安排好父亲丧事后,他不顾悲痛坚持回到工作岗位,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疫情防控期间,沧州经济开发区48名机关志愿者放弃休假,辖区7个村、3个小区纷纷组织志愿者,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他们入村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标语,张贴《致群众的一封公开信》、疫情防控指南、防控通告等,“疫情不退,我们不撤”表达出他们共同的抗“疫”宣言。
在沧州经济开发区,主动参与创城、长期坚持志愿服务的人比比皆是。他们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为创城鼓与呼,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
力源活塞小区的志愿者们手挥扫把、铁锹,自愿为小区清理垃圾。“为保持小区环境,我们出再多的汗卖再多的力也高兴。”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毫无怨言。
清理卫生不留死角,清除“牛皮癣”不遗余力,开发区管委会各部门、单位组成的8个志愿服务队,明确每周五为志愿者服务日,针对力源活塞、恒泰花园、泰古香槟郡等8个区内重点小区,“一对一”扎实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志愿者服务队深入恒泰小区、公租房、民兵训练基地、泰古香槟郡、顺河小区、逸城浅水湾等包联小区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他们在活动中认真清理卫生死角、墙体广告和破损牌匾,用行动引导小区居民抵制乱扔垃圾、乱涂乱画、践踏草坪等不文明行为,同时,积极宣讲创建文明城市、开展“三创四建”等活动的重要意义。此次志愿服务活动,共清理墙体小广告120余处,清扫死角垃圾20余处,清理破损牌匾14处,发放宣传页2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