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汝汀)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今年1月至10月,全市艾滋病抗体检测约61万人次,艾滋病抗体阳性发现率较去年同期下降2.42%,新增艾滋病病例较去年下降15.57%。
据市疾控中心统计,我市自2003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后,目前存活病例超过100例的县(市、区)8个,其中超过200例的县(市、区)2个。全市艾滋病疫情人群分布上,男女性别比为11:1,病例持续以男性病例居多,且男性病例中有70%以上为男男性行为传播,女性病例近年来也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并且由家庭配偶感染向婚前婚外性行为感染扩展;年龄分布上,2岁至85岁以上各年龄段均有病例发现,15岁至49岁年龄段病例占77.65%。
据介绍,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这三种途径在我市均有病例报告。其中,性接触传播是主要因素,也是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市疾控中心提醒,青少年在网络交友时要提高警惕,远离高危场所,做好防护措施,避免艾滋病病毒传播。
据悉,以沧州市疾控中心为代表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通过大力宣传相关知识、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HIV/AIDS)开展规范的流行病学调查、随访管理、配偶检测以及医防结合等措施的落实,我市HIV/AIDS治疗覆盖率达到90%以上,艾滋病病毒抑制率达97%。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科科长韩芳提醒,一旦确诊艾滋病,要及时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切忌随意中断或停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