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8日
第03版:03

工间操给我们的健康“加油”

本报记者 李佳芳

每天上午10时许,传媒大厦的走廊里都会准时响起广播体操的音乐声,提醒着沧州日报社的干部职工,工间操开始了。

沧州日报社职工做工间操是从11月6日开始的,报社规定每个工作日的上午10时做操,时间约为15分钟。“第九套广播体操现在开始,一二三四、二二三四……”耳边传来了熟悉的音乐,大家流畅地做着伸展、扩胸、转体、踢腿、跳跃等一系列动作。同事们热情高涨,几乎将走廊站满。

我暂停手里的工作,兴奋地跟着大家一起做起来,僵化的身体慢慢变得舒展。虽然每次工间操的时间不长,但活动完之后都会出汗,感觉很舒服。

我平时开车上下班,上下楼乘电梯,长时间伏案工作,下班后又忙于家务,很少有机会参加体育锻炼。坐办公室久的人,难免颈椎和肩周爱犯毛病。我不仅这两个地方,手腕因为总拿鼠标的缘故,也不时地发酸发疼。

其实,坐半小时就应该起来动动,可是一忙起来就会忘。而且,同事中有这些问题的人不少,也没见多少人一会儿就起来运动一下,自己要是“太活跃”,觉得有点不好意思。现在单位统一推行工间操,可以避免影响别人的尴尬,人多氛围也好。

说起做广播体操,我们每一个人都不陌生。我上初中那会儿,学习、考试、再学习的日子紧张又枯燥。于是课间广播体操成了调节情绪、放松心情的重要方式。每当大课间,伴着广播体操的前奏,大家便会蹦蹦跳跳地赶往操场。每个班都有自己特定的区域,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一切就好像是约定俗成一样。两三分钟的时间,几百号人的队伍就集合完毕了。大喇叭里广播体操的音乐响起,大家齐齐做了起来。直到现在,还记得开头几句是“现在开始做第八套广播体操,原地踏步,走!……”

那时,我不太懂得运动的好处。好像认真地伸胳膊踢腿是件没面子的事,有时把做操做得像跳舞一样,软绵绵的不用劲。

时间过得飞快,身上的校服变成了职业装,运动鞋换成了皮靴,我运动的次数越来越少。现在,马上“奔三”的我感觉身体不再像以前那样,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后,争取把每一个动作都做标准。

“这里是左手压右手吗?”“有一节我老做反了,得多练几遍。”“刚开始跟不上节奏,现在好多啦!”……工间操拉近了大家的距离,走廊里一片欢声笑语,气氛温馨融洽。大家都说,工间操就像“健康加油站”,舒展筋骨后精气神更足了,工作起来更有劲了。原来这短暂的工间操时间,不仅可以让身体得以锻炼,让压力得到释放,还可以增进同事间的感情。

从学生时代被老师拎着、管着做广播体操,到如今主动愿意加入到这项集体运动中。我渐渐喜欢上了这个时间段,也决定今后尽量把工作安排好,去享受这份难得的惬意。

2020-11-28 本报记者 李佳芳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4697.html 1 工间操给我们的健康“加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