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河北日报》消息 11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北省“十三五”节约用水成效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2019年,全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在全国排名第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在全国排名第5,万元GDP用水量在全国排名第12。我省用全国0.6%的水资源量,生产了全国5.6%的粮食,养活了全国5.4%的人口,支撑了全国4%的国内生产总值。
“十三五”期间,我省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为抓手,以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为关键,以重要行业和领域节水为重点,强力推进全社会节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用水效率全国领先。
统计数字显示,2015至2019年,全省用水总量从187.2亿立方米减少到182.3亿立方米,同时支撑GDP增长了29%;全省人均用水量由252立方米下降到240立方米,累计下降4.8%;万元GDP用水量由70.9立方米减少到53.4立方米,累计下降24.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2.5立方米减少到16.3立方米,累计下降27.6%;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67提高至0.674。预计到今年底,国家和我省确定的“十三五”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指标任务均能圆满完成。
农业是用水大户。为减少农业用水,我省实施灌区节水改造,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形成了从输水到灌水、工程到管理、宏观到微观的立体化、多样化、系统化农业节水格局。
节水灌溉面积持续增多。通过优化调整种植结构,推广节水种植技术,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实现了农业节水,减少了地下水开采。“十三五”期间,我省在17处大型灌区、22处中型灌区实施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开展了骨干渠道防渗、渠系建筑物配套改造、计量设施安装完善等工作,改善灌溉面积340万亩。大力实施田间节水灌溉,全省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5463万亩,较2015年增加753万亩,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74.7%,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
养殖业节水持续推进。积极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和尾水治理技术,提高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水平,降低养殖用水损耗。重点通过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方式,在生猪、奶牛等畜禽养殖场推广节水型饮水器等节水设施及节水技术,提升用水效率。
工业节水方面,我省通过政策支持、规范管理、节水企业创建等方式,去产能、促转型“双管齐下”,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坚定不移推进高耗水行业去产能。2018年至2019年,全省共压减水泥产能647.4万吨、平板玻璃产能1470万重量箱、焦炭产能836.8万吨。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年减少用水近3.3亿吨。全省重点行业单位产品取新水量不断降低,部分重点钢铁企业吨钢取新水量已下降到3吨以内。
全力推动钢铁、石化等高耗水行业向沿海、园区转移。鼓励焦化、印染、制革、造纸、医药等企业向煤化工基地、产业园区转移。通过推广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和中水回用等措施,减少工业用水和水污染,化工园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中水回用率达到40%以上。
(下转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