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0日
第07版:07

千年古运河 未来可期

张迪

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建造的伟大工程,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地跨八省,通达五大水系,充分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勇气,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明。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植树补绿,让生态优势成为发展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健康的大运河方能推动沿线城市更好地发展。大运河是古代中国连接南北方的大动脉,养育了两岸无数人民,对我国文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保护大运河应从改善运河生态环境开始,多措并举对大运河进行生态补水,在运河两岸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通过“增绿”“补绿”“添绿”工程,确保大运河水量充盈、水质优良、环境优美,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开拓创新,以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运河故事。如今我们已进入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较以往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人都有麦克风,万民皆媒体。我们要打造运河品牌,传递运河声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定合适主题,从不同的角度,以文字、图片、短视频等多种方式,在微信、微博、抖音等各种社交平台向大众介绍运河文化,讲述运河故事,让运河韵味“润物细无声”地潜入人们心里。

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大运河绵延流淌数千年,生生不息,见证了许多城市的沧桑巨变,承载了宝贵的文化记忆。传承保护好大运河文化带,是中华文明传承延续的一件大事,更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做的事情。千年运河有着丰厚的文化沉淀与深沉的时光情怀,我们可以在熟悉运河原生文化的基础上,挑选其中部分内容与当代文化相结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比如在运河两岸进行文化创意设计,将承载着运河文化的食品、风俗等各种各样的文化资源进行改造提升,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运河缓缓流淌千年,波光潋滟。她终将历经精彩嬗变,而后带着爱与力量,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泊头市委宣传部)

2020-11-30 张迪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4755.html 1 千年古运河 未来可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