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沧县兴济镇建国街村民陈四雄和卢润栋就推着小车、拿着铁锹出门了。“运河桥头下岗的地方有一处坑洼,一过车就颠簸得厉害,我俩今天去垫垫。”陈四雄边说边戴上手套,寒冷的冬日丝毫没有影响两位老人干活儿的热情。
陈四雄今年71岁,卢润栋57岁,他们都是“夕阳红”志愿服务队的成员。此外,服务队中还有66岁的孙书岐、69岁的崔德华和63岁的阎永强。5位老人因为热心肠聚在一起,这些年没少为村里做好事。
说起成立服务队的初衷,还要从陈四雄义务指挥交通说起。“老陈可是兴济镇有名的热心肠。2017年,104国道因为修路断交,位于沧县和青县交界处的新兴大桥就成了南来北往的必经之路,经常发生拥堵。”卢润栋说,从那时起,每天的高峰期,陈四雄都会站在桥头义务疏导交通,一站就是9个多月。
104国道修好了,陈四雄却养成了口袋里装哨的习惯。有一次,建国街赶大集,车来人往十分拥堵,经过的陈四雄见状,马上掏出口袋里的哨子,开始疏导交通。建国街逢五逢十都有集,陈四雄又成了大集上义务疏导交通的“指挥官”。
“大兄弟你把苹果摊儿往后撤一撤,小心碰着。”“司机师傅咱先停停,让这辆三轮过去。”每次,只要陈四雄一“现身”,拥挤不堪的道路不一会儿就通畅了。
“老陈这么大岁数了,为村里忙活这些事毫无怨言,咱哥儿几个也别闲着了。”慢慢的,卢润栋、孙书岐、崔德华和阎永强也加入了进来,这支“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平均年龄65岁,村民们都说,这些人特别热心。
在乾宁运河文化公园入口处,有一段近两米长的电线裸露了出来,人来人往存在安全隐患。得到消息后,“夕阳红”志愿者们马上行动,有的用小推车推砖,有的自费购买铁钩等工具,他们先挖出一条近20厘米深的小沟,把电线下沉,再铺上红砖,最后垫了一层厚厚的土。
“咱兴济老街的十字路口有一处坑坑洼洼的地儿,骑车子颠得厉害,上次一个娃娃跑得快,还不小心摔了一跤呢。”听到村民们议论,服务队的成员们又拉来两三轮车的石头子,把高低不平的地方垫平。每隔一段时间,他们还会去十字路口看一看,有破损了随时修补。
“这些活儿,我们老哥几个谁有空谁干,都是搭把手的事。”面对村民们的称赞,陈四雄笑着说:“别看我们岁数不小了,但身子骨都硬朗,建国街就是我们的家,为咱自己家干点事不算啥,只要身体允许,我们就会一直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