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今年以来,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沧州中院全力打造“智慧诉讼服务”模式,引进一批智能化设备,开通了诉讼风险提示、文书智能生成、自助查阅电子卷宗等自助服务功能;深度应用网上法院、微法院跨域立案、移动微法院、网上调解等服务系统,将诉讼服务中心升级换代,实现了系统化、信息化、智慧化。
不仅如此,加强“云上诉讼平台”建设,推动导诉、立案、交退费、保全、庭审等全部诉讼事务网上办、掌上办。快速推进跨域立案,推动诉讼事项跨区域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实现案件“当场立、自助立、网上立、就近立”。
“现在去法院办理业务都很方便,很多环节不出门、动动手指就能办好,省时、省力、省心”,已经成为很多办事群众最常说的话。
“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切实让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
法院服务送身边
“本以为要打官司才能解决的事,想不到没出村就调解好了。”我市法院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以来,很多当事人发出这样的感慨。
“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是新时代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人民法院坚决落实“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生动展现。
近年来,沧州中院坚持强化诉源治理,始终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让大量矛盾通过前端防控体系消化在萌芽状态。
“走出去”,主动发挥人民法院职能作用,不断创新深化巩固诉调对接平台,依托“一乡(镇)一法庭”,融入综治和社区等力量,推进诉源治理、基层解纷。“引进来”,明确诉调对接机构,在诉讼服务中心建立婚姻家庭、相邻关系、劳动争议等专业调解平台,引入各类调解人员,配备速裁团队。其中,速裁团队成立以来,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为11天,同比下降26天,有效减轻了当事人诉累。
针对类型化、专业化纠纷日益增多的趋势,沧州中院还积极对接各类社会调解组织和机构。今年以来,已与市司法局、市妇联、市总工会等单位,分别建立了沧州市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办公室等联合调解平台,各领域多元解纷机制建设不断完善。
沧州中院还注重完善从源头到诉前再到诉中的分层递进、衔接配套的多元解纷体系。主动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党委政府领导下的诉源治理,在全省率先成立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并在全省设区市率先实现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全覆盖。在全省率先构建起沧州特色“两次分流、三层过滤”纠纷解决新格局,明确“立案前、立案后”两次分流,“起诉前、立案前、审理前”三个环节进行过滤,进一步促进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与审判的顺畅衔接和高效流转。同时,积极推进“分调裁审”改革,依托应用系统算法加人工识别,推动诉讼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切实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全面提高审判质效。
借助“云调解”“冀时调”等信息化应用技术,沧州法院构建的多元解纷体系更是“如虎添翼”。社会调解资源“大整合”,诉源、诉前、诉中全流程解纷通道“大贯通”。沧州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如同放大镜,切实让有限的审判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带来审判质效的大提升。前三季度,沧州中院在全省12家中院排名榜首,沧州辖区法院审判质效领跑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