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深入学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艺创作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系统归纳梳理并建立健全长期稳定交流合作机制,确保以良好的学习效果为作风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作风教育的开展,归根到底是要深化学用结合,推动工作成效进一步提升。作风教育开展以来,全市文化旅游广电系统捷报频传。张连卿表示,在艺术创作方面,坚持“细”字用心,用“绣花”功夫反复打磨南锣剧《顶灯》,代表河北省参演全国“2020戏曲百戏盛典”并获大奖。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方面,瞄准“龙头”景区建设,积极组织全市重点旅游景区对照创建标准逐项整改、逐项完善,河间府署、南大港湿地两家景区成功晋升国家4A级景区。在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方面,按照市委书记王景武的指示批示要求,启动中心城区图书借阅“一卡通”工程,中心城区“一卡通”服务点达56个,全力打造中心城区“15分钟阅读圈”,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力经济强市、美丽沧州建设。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市委九届十次全会擘画了沧州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和总体目标,这使全市文化广电旅游系统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要科学谋划、统筹发展,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切实把‘严细深实快’作风贯穿文旅工作全过程,进一步明晰发展路径、增强发展后劲。”张连卿说,将聚焦“文化强市”建设的战略部署,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进文旅事业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沧州厚重文化底蕴,创作更多高质量的文艺精品,把沧州诗经文化、运河文化、杂技文化等发扬光大;借助“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这一国际品牌,实行杂技搭台、产业唱戏,提升杂技节活动内涵和经济效益;统筹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提升、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文旅项目建设与产业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以文旅融合打造沧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