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7日
第01版:01

法官企业“结对子” 跑出服务“加速度”

——沧州中院以“严细深实快”作风推进司法为民系列报道之三

本报记者 李其征 本报通讯员 付 龙

日前,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专业审判团队负责人张梅,接到两家外国法人独资企业与其劳动者之间的25件劳动争议案件。

案件多,涉及人广,且是外资企业,办起来有些棘手。但民事专业审判团队按照“严细深实快”作风教育要求,对案件进行逐一梳理,分析双方当事人的诉求,理顺25件案件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利用“法官联系人”机制,多次向公司和个人了解诉求、倾听意见,反复向双方释法明理,最终双方达成和解。

这只是市中院推行“法官联系人”工作机制的一个缩影。从2019年初,市中院在全市法院推行“法官联系人”工作机制,组织全市519名员额法官,与辖区党政机关、社会团体、重点院校、重点企业“结对子”,帮助解决联系单位的日常工作开展和生产经营中的法律问题。对此,市中院党组高度重视,将“法官联系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调度部署,明确法官联系人的工作目标,细化月度、季度工作任务及工作要求。制作《法官联系人机制工作手册》,用以记载法官调研、联系、服务、办事等八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实现“法官联系人”机制联络常态化、沟通制度化、服务精准化、效果可视化。同时,不断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化解纠纷和司法建议数量和质量进行系统考核,并每月通报交流经验做法,实时进行指导,进一步提升“法官联系人”工作的质量。

“法官联系人具有责任明确、联系紧密的优势,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开展司法服务时就得有不同侧重。同时,我们还明确要求法官定时定期与联系单位联络,每个单位每月至少联络一次,每个季度至少到联系单位走访一次,确保机制落实到位。”市中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走访过程中,主要以讲座、调研、征求意见、提出司法建议、排查纠纷隐患、收集法律问题为主。同时,法官可根据联系单位实际需求,通过发放法律知识手册、开办专题讲座、微信接单等多种灵活方式,进行常态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

日前,市中院立案二庭副庭长王培峰来到河北德泰自动化包装设备有限公司,向企业宣讲民法典知识,并就合同范本签订、应收账款追缴方面的法律诉求,(下转第八版)

2020-12-17 ——沧州中院以“严细深实快”作风推进司法为民系列报道之三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7153.html 1 法官企业“结对子” 跑出服务“加速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