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流。“中院法官给了我们很多实用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们在今后的生产经营中少走弯路、更好发展。”河北德泰自动化包装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金超说。
像这种“送法进企业”活动,重点针对的是民营企业普遍关注的劳动用工、民间借贷、股权转让、安全管理等热点问题,通过举办法制宣传讲座、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建章立制,完善内部管理,提升依法办事和依法维权的能力。
面向联系学校,针对防范校园暴力、青少年安全防护等热点问题,经常性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举办法治宣传讲座、以案说法等活动,增强师生法治观念和安全意识。
面向联系机关,及时通报法院审判工作态势,公布典型案例,对在审判工作中发现的行政机关执法、重点企业经营管理、重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适时提出司法建议,从源头上避免诉讼案件形成;密切关注辖区党委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为项目前期及建设管理工作当好法律参谋,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土地征收、房屋征收等法律问题,认真研判,依法调处,从源头上规避重点项目的法律风险。
“这种联系机制,帮助我们有效提高了防风险意识和抗风险能力,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为群众服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运河分局局长孟朝阳说。
目前,“法官联系人”工作机制已取得阶段性成效。2020年1至11月份,我市两级法院法官线上线下共联系走访单位、企业12317次,提供法律咨询11553次,进行法制宣传5055次,司法建议191条,完成诉前化解793件。在今年10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党建创新优秀案例推介汇报会上,市中院的这一作法,成为全省法院系统的唯一一个获奖案例。
随着“严细深实快”作风教育的持续深入开展,市中院严格落实作风教育要求,更加积极主动地走出去,加大对联系单位的走访力度,进企业、奔学校、赴社区,认真听取联系单位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向联系单位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案例解析、风险提示、司法建议等各类司法服务,将事后的诉讼纠纷向事前的预警防范延伸,进一步提高广大联系单位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应对能力,实现矛盾的有效预防和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机结合。
“沧州法院系统推行的‘法官联系人’工作机制,是法院和法官转变司法理念、诠释司法价值、提升司法水平的体现。‘法官联系人’作为沧州两级法院推行的一项创新性工作机制,仍需不断巩固提高、深化发展。司法实践中,沧州两级法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好‘严细深实快’作风教育,进一步增强服务保障,加大工作力度,创新联系形式,真正将法官联系人工作机制做深做实,为沧州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市中院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