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其征 本报通讯员 付 龙
每逢重要例会、集体学习或大项活动,院党组都会组织全体党员干警向宪法宣誓、重温入党誓词;每月定期举办全市法院系统“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大讲堂”;利用“法官联系人”工作机制定点联系、精准服务,各支部轮流组织开展以案说法、包联社区、司法为民、社会公益等特色主题党日……在市中级人民法院,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成为提升司法为民质量的“红色引擎”。
党建有力量,审判有质量。市中院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强化“党建与队建融合,党建与审判融合,党建与服务群众融合”,实现党建与审判同频共振、深度融合。
强化党建与队建融合,促进铸魂固本育人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为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团队精神士气,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日前,市中院刑事庭党支部和诉讼服务中心党支部的全体党员,就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行集中学习,学习之前大家向宪法庄严宣誓,并重温了入党誓词。
党的建设事关全局,贯穿各项工作全过程。市中院一直坚持把党建工作作为“主责主业、首位首抓”,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新模式,坚持中院党组作为“一线指挥部”统筹部署,机关党委履行“一线保障所”具体职能,各党支部凝成“一线战斗堡垒”形成合力,全体党员争当“一线先锋骨干”示范表率,“四个一线”共同发力,明确结合点、瞄准切入点、夯实着力点,推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的基层党组织。
“审判岗位再忙,也不让基层党建缺人”。本着这样的理念,市中院党组调整充实机关党务工作人员,整合为11个庭处室党支部,持续开展以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创建为基础、基层组织力提升为支点和以特色主题活动为支撑的党建工作:“三会一课”制度化,组织生活经常化,党日活动多样化,保证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按照“一园、一室、一廊、一网”的布局,完善基础设施,线上线下两个阵地同步推进,党员活动场所功能完善,智慧党建网络互联共享,把党建工作真正沉到党员群体中,把党建工作的重要性镌刻到每个党员干警心中。
同时,着眼长远发展,利用党内岗位和党内活动进行历练,依托党建培育干部,形成导向激励机制。市中院党组出台了《加强两级法院机关党建工作的措施》,重视干部提拔使用中的党务工作经历,激励和吸引更多责任心强、热爱党务工作的年轻干警进入到党支部工作中来,推动党务干部由“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在年度考核中,强化党建工作导向和考核权重,把党建工作情况列入绩效考核重要内容。按照“细化、量化、科学化”的要求,合理确定考核目标,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在人才建设中,全面培养既懂业务又懂党务、既懂审判又懂管理的干部,使党务工作成为既成就事业又成就人才的工作,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
机关党委在“党员活动室”建立网上党建管理平台,利用“互联网+”海量资源开展教育培训;(下转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