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室外温度已到零摄氏度以下,但在河间市国欣科研智能温室,却是一派春光无限:香蕉、椰子、榴莲等33种海南特色水果长势喜人。“南方的植物移植到北方,靠的是科技。”74岁的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董事长卢国欣介绍说。
国欣智能温室里安装了暖气,土地铺设了地暖,温度湿度可以通过手机随时调整,采取立体蔬菜种植、无土水培种植,而且造型新颖,是现代设施农业的示范。“科技兴农,农民要在科技发展的路上一直追求。”卢国欣坚信这一点。他说,把先进又实用的种植模式搬到这个温室里,河间的同行都可以到这里来看看,开阔思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报告指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这对国欣来说,是一颗“定心丸”。卢国欣说,学习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内心深受鼓舞,今后的棉花事业一定会乘着国家政策的东风更上一层楼。在新疆轮台县,新疆国欣种业有限公司的6万亩棉田,实现了以机采棉为重点的植棉全程机械化,可减少80%以上的人工成本。一个农场长可以管理1000亩到5000亩的棉田,种植效益比去年提高了30%。“农业发展的关键,是科技进步。把南方品种移植北方需要科技支撑,传统种棉也需要不断创新品种和方式。”卢国欣说,坚持创新发展和科技进步,国欣在广袤的南疆越发壮大。“今后两年,我们还要继续扩大在新疆的棉花种植面积,推广机械化、智能化管理,扩大我们河北棉种的影响力,带动当地棉农致富。”
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成立于1984年,卢国欣当选会长,开始带着乡亲父老一起引进优良棉种,向专家求教,在追求新品种、新技术的路上不断探索。他们先后与全国种子总站、北京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中国棉花研究所等20多所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紧密联系,还开辟了试验田研发新棉种。从上世纪80年代引种夏播棉,到90年代研发抗虫棉,国欣一直围绕市场需求做创新文章。截至目前,国欣共有32个棉花品种通过了国家和省级审定,并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欣响应国家政策布局,在新疆大力发展棉花种植,同时在海南三亚建立繁育基地,将精心培育的特优尖端品系送到三亚加代南繁,来年3月再将收获的种子送到新疆农场扩繁逾万亩,形成自办农村良种繁育体系和科研、生产、服务、管理一条龙的良种推广网络。如今的国欣,已经成为河北棉业在新疆的发展平台,相关企业、专家都可以通过国欣在新疆的种植基地交流合作、共同发展,实现冀棉援疆。同时建起了以种业为中心,集生物技术、家纺、健康管理等于一体的综合产业链。
成立36年来,国欣依然争当科技兴农的排头兵。前不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国欣也把发展的目光投向了健康、养老事业。国欣以科技力量为支撑,建立了“身心减负健康科普”基地,对“三高”和其他慢性病患者进行预防知识科普,食用智能温室种植的有机蔬菜,引导科学锻炼,提升患者的自愈能力。下一步,国欣还将建康养园、温泉理疗中心,形成完整的康养平台。“以前的国欣,靠着科技进步发展壮大,以后的国欣还将秉承科技兴农的理念,继续深耕种业研发、科学种植,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做科技兴农的排头兵。”卢国欣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