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8日
第07版:07

精准扶贫 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本报讯(吴宣)日前,在位于吴桥县沟店铺乡庞庄村的沟店铺老年养护院里,27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崔丽娟正在护工的帮助下做康复运动,她属于家中无力照料的重度残疾人,来到养护院半年来,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吴桥聚焦农村贫困特殊群体,大力推进民政机构供养服务、医疗机构康复服务、农村互助照料服务、民办机构托养服务、家庭社会照护服务,以“五服务”精准解决农村贫困特殊群体的照护问题,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吴桥县沟店铺庞庄老年养护院于今年5月竣工并投入使用,主要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无子女老年人、重度残疾人和特困人员提供供养服务,目前入住农村贫困老年人56名。同时,按照统一推行的“五服务”工作标准,在各老年公寓设立民政机构供养、医疗机构康复、农村互助照料、民办机构托养、家庭社会照护“五服务”人员服务站,打造农村贫困特殊群体健康养老、医护养老模式。

79岁的空巢老人王庆芹,说起在养护院的感受,满脸的高兴:“唱歌,跳舞,特别高兴,老朋友们见面说话又亲热,心情好治百病,孩子们在外面工作放心,玩累了有休息室,老了享受这种待遇,挺好。”

截至目前,吴桥县新建养护院2所,民办养老机构9家,改(扩)建农村互助幸福院13所,对摸排出符合“五服务”兜底保障条件的3864名贫困群众,全部按照个人意愿,逐人明确了照料服务方式。同时县财政出资500万元设立了社会救助基金,对符合条件的城乡特殊困难群众在享受各种政策救助后仍然贫困的进一步给予救助。

吴桥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齐志恒表示,县里充分发挥民政部门的兜底作用,以“严细深实快”的工作作风,扎实做好社会救助和集中供养两篇文章,把有意愿的特殊群众养起来,实现了农村贫困群众的兜底养老,助力脱贫攻坚。下一步,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把更多的农村贫困群众纳入到“五服务”中来,让他们尽享兜底红利,安享幸福晚年。

吴桥县不动产登记管理服务中心

两获省级“文明行政”

流动红旗

本报讯(任华锋 李金花)日前,吴桥县不动产登记管理服务中心在河北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的“提质提效文明服务”创建竞赛活动中,连续两次荣获河北省文明办、省自然资源厅联合授予的“文明行政”流动红旗,成为全市连续两次荣获这一殊荣的4个县市单位之一。

县不动产登记管理服务中心扎实开展“严细深实快”作风教育,进一步强化人员管理、锤炼人员素质、提高办证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合理调配人员和窗口,实行不动产登记业务受理岗位“4+2”模式,业务受理、审核、发证全部采用电子化办公,保证每天有4个受理窗口和2个特殊窗口(绿色通道和查封、解封窗口)正常办理业务,实现当日受理限时办结。

特别是与税务、房产交易监管部门联合办公,实现了不动产登记业务“一窗受理、一套内部审批流程、只让群众跑一次”的一站式服务,同时开通了绿色通道,开展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倾力解决群众燃眉之急。另开通了微信、支付宝等网上支付,避免了群众跑银行交费。

中心还在服务大厅内通过设置公告栏,详细介绍办证程序、所需资料、服务承诺等,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并通过服务热线、举报箱、意见簿、二维码等多渠道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进一步擦亮“2017—2020年度沧州市青年文明号”品牌。

在此基础上,县不动产登记管理服务中心结合“严细深实快”作风教育,对标全省自然资源系统“提质提效文明服务”标准要求,进一步深挖细查服务上的问题和不足,转变工作作风,提振精神状态,提升服务水平,持续发力,推动文明行政和服务效能走在前、作表率。

乡村公路换新颜

人居环境大提升

本报讯(刘伟 吴梦)农村道路建设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提升农村道路整体面貌,服务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桑园镇把乡村道路改造作为提升人居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的一项重要举措。科学规划,“大手笔”投入,将“严细深实快”作风教育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紧密结合。

桑园镇积极实施乡村道路硬化工程,集中清理杂草,并将清理后的桑林路两侧道路进行硬化,共铺设面包砖10265平方米。同时,抢抓植树播种时机,组织动员沿线各村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在桑林路两侧种植金叶榆2600余棵,播种灌丛花种约5000平方米。

桑园镇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大力弘扬文明新风,美化桑林路沿线墙面,通过墙体美化和文化墙的建设,为桑林路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桑园镇同时在桑林路实施道路亮化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188套,彻底解决了村民夜间出行的问题。

如今的桑林路,宽敞、笔直、明亮,切实打通了人居环境提升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2020-12-18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7271.html 1 精准扶贫 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