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杰 本报通讯员 徐 才 张凌凤 陈 磊
开栏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日前,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召开,我市7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在表彰大会上受到表彰。他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执著专注、精益求精……他们是各行各业的典型代表,更是大家学习的楷模。
榜样引领时代,这些最美劳动者为我们照亮了前行的路。当前,全市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更加需要我们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此,沧州日报联合市总工会推出“弘扬劳模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系列报道,以典型引路,激励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以劳模和先进为榜样,以昂扬奋进的姿态,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为沧州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和发动机作出更大贡献。
伴着机器的轰鸣声,一块块煤饼“走”下生产线。这是神华黄骅港务公司在煤尘治理上的一大壮举,将煤尘收集起来,再压成煤饼,不仅做到了清洁生产,也为公司带来了巨大效益。而这条生产线的研究设计者,正是全国劳动模范、神华黄骅港务公司保障中心设备管理科科长汪大春。
汪大春出生在江西高安的一个普通家庭,2001年7月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同年8月来到神华黄骅港务公司工作,从取料机司机干起。他见证了黄骅港的发展,黄骅港也陪伴了他的成长。
黄骅港三期工程是港口建设的一个重要节点。汪大春参与了前期方案研究和技术规格书的编制,从装船机、卸料小车设备安装调试,到编写操作规程,处处都有他的身影。作为单机项目负责人,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汪大春和同事们反复研究,终于在国内首创装船机双向作业技术,充分利用船舶等排水时间提高了装船机使用率。此发明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下转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