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3日
第06版:06

“长腿书记”跑出“康庄大道”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王 琼 崔晓萌

连保亭向村“两委”成员讲解工作

连保亭与园区企业负责人座谈

寒风凛冽,却挡不住任丘市梁召镇南芦村村民出门的脚步。夜幕降临,南芦村新民居的活动中心不时传来阵阵笑声。村民们或三三两两一起切磋棋艺,或几人一群研究书法,还有不少人等着观看电影。

“多亏了连书记,要不谁能想到咱村会变成这样?”总有村民这样说。

村民口中的连书记,是南芦村党支部书记连保亭。说起连保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两条大长腿。他脚步不停,带着南芦村从一个乱村、差村变成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幸福村、和谐村——

跑出 企业发展的好环境

每天8点,迎着明媚阳光,南芦村不少村民走出家门,踏上上班路。不同于其他村,用不了几分钟,南芦村的村民就能“上岗”——位于村边的电力产业园区,是他们工作的主要地点。

“电力金具是俺村的主导产业,也是村民就业、增收的主要途径。目前,园区共吸纳242家相关企业入驻,其中规上企业11家。这些企业,吸纳了俺村和周边5000余名村民就业。”连保亭说。

从连保亭的介绍中,不难窥见园区的辐射带动力。只是没想到,这个“聚宝盆”在南芦村“落户”,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聊起建立南芦电力产业园区时的情形,连保亭不禁感叹:“真是跑断了腿,土地、线缆、厂房……方方面面,哪一处顾不到都不行。”

那时,为全力保证产业园区的运行,他数十次拜访北方电力金具有限公司、河北任电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入了解他们在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协调化解各类问题,这才帮助项目成功落地。

持续服务,让企业没有后顾之忧,连保亭还探索出“党建+企业发展”的模式。每季度,南芦村“两委”都会组织企业座谈会,邀请市乡两级相关部门聆听企业发展情况,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宣讲企业升规的有关扶持政策,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正是靠一双长腿,连保亭跑出企业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村内企业不断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企业发展了,受益的还是村民。现在,南芦村人均年收入达到2.2万元。

跑出村民出行的“阳光街”

看着村民们的腰包一天比一天鼓,连保亭比自己赚了钱还开心。

只是,没过多久,他又发现了新问题——村里北街是梁陵路的一部分,也是去往梁召镇多个村庄及开发区的主道。多年来,由于开发区方向进出货车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拥挤、坑洼,村民们出行十分不便。

“不能再等了,修路!”看在眼里,急上心头,连保亭下定决心。整整半年时间,他带着南芦村“两委”班子跑项目、筹资金、做规划。

经过3个月紧锣密鼓的施工,北街终于焕然一新——两侧加宽硬化1米,路肩还铺上了620余平方米的面包砖,路两侧,配备了84盏太阳能LED节能灯。南芦村“两委”还对北街的排水系统进行了整体升级改造,铺下1200米下水管。

“既然是要道,除了扩宽,咱还得好好利用,再给电力产业园做做宣传。”他们还打造出电力金具一条街,展示村内电力金具产业品牌形象,提高南芦村的知名度。

如今,过往行人来到南芦村,首先看到的,是大理石材质的村牌坊。驶入北街,路平了、道阔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文明标语也随处可见。

“北街变了,现在是俺们的‘阳光大街’了。”村民们笑道。

跑出老人孩子的“幸福园”

让村民们幸福感满满的,不只是重修北街这一件事。

这两年,村内基础设施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村集体经济的好转,南芦村先后建设了南芦新民居,配套了标准化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道德讲堂、文化广场。

“有了活动阵地,大伙儿的生活才能丰富多彩。”现在,村里会定期放映电影,举办文艺晚会、广场舞比赛、文化展演等活动。

为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连保亭还专门安排了象棋、围棋、戏剧、红色电影等文化活动,让村里的老人快乐安享晚年。

“哪天活动都不少,俺做梦也想不到,老了老了,日子还能过得这么有意思。”78岁的村民耿老汉高兴地说。

让老有所养、幼有所依,南芦村的教育事业,也一直被连保亭放在心头。

南芦小学要扩建教学楼,连保亭的脚步更勤了。他多次和南芦小学沟通,询问是否遇到困难,并协同南芦小学相关负责人联系任丘市教育局,向上级争取工程款1500万元。如今,扩建后的南芦小学可容纳1000余名学生。

为解决南芦小学门口交通堵塞问题,连保亭多次协调,在南芦小学南侧翻修道路360米。

现在,不管老人还是孩子都知道,和谐的南芦村是他们的“幸福园”。

跑出贫困户的好日子

打赢脱贫攻坚战,连保亭和南芦村“两委”不敢有一丝松懈。遍访全村贫困户,不定期入户询问生活近况和遇到的困难……无论是高温的夏日,还是凛冽的冬日,连保亭都不曾停歇一步。

村内安装共享水站,连保亭第一时间想到了贫困户。他给每户购买水桶,再接满水后送去,并仔细叮嘱他们如何使用取水卡。有时,他还自费购买大米、食用油等慰问村里的贫困户。

改造1处贫困户危房、粉刷房屋30余间、硬化屋内地面12间、铺设室外砖320平方米……在他们的努力下,贫困户们的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为帮助贫困户解难题,连保亭也没少东奔西跑。

贫困户李春刚身体残疾,无劳动能力。连保亭把扶贫突破点放到了李春刚爱人高小双的就业上。他跑了好几家企业,多方打听、对比,这才为高小双找到一份合适工作。高小双到企业上班后,连保亭还不忘嘱托用工企业要多多照顾。

贫困户张双喜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为解决其生活及收入问题,村“两委”雇张双喜为村里干活。这样,张双喜每月可挣到1000余元工资。

现在,南芦村10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家庭年均收入达8600余元。

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连保亭成了贫困户常常称赞的“贴心管家”。

“为大伙儿排忧解难,我特别幸福。现在走在村里,大伙儿都叫俺‘长腿书记’,这是对俺最大的认可。”肩负着村民们的重托,连保亭的长腿迈得更快了。他要继续大步向前,让南芦村的“康庄大道”越来越宽阔。

2020-12-23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王 琼 崔晓萌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7627.html 1 “长腿书记”跑出“康庄大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