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即抓存量,通过关联审核和实地核查, 监测数据变化趋势、分析数据波动原因,确保全市“四上”单位和“四下”样本单位应统尽统;扩增量,对全市重点项目的开工、竣工跟踪关注,着力建立规上、限上企业后备库,加强数据监测和业务指导,及时督促符合条件的企业(项目)纳统入库申报;提质量,加强统计工作制度化、法治化,提升统计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做到应统尽统、颗粒归仓。
找好“着力点”,突出“深”字促进理论服务实践能力大提升。深化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融合,通过“六个同一”滴灌式教育引导、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请进来”促进业务提升、“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把统计方法制度和上级政策研究细、研究深、研究透,打通“堵点”、畅通“痛点”、补上“断点”。探索形成“报前提前研判+报中密切监测+报后深入研究”的工作思路,提高统计服务决策的前置性和前瞻性。
夯实“落脚点”,突出“实”字促进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大提升。赵宝良说,实施“369”统计规范示范工程,完善“三个三分之一”包联工作机制,每个月三分之一的时间深入企业走访调研,把问题解决在点上,把经验推广到线上,把责任传导到面上。建立《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台账》,强化全程留痕可追溯,压实工作到具体事项、落实责任到具体岗位。
把好“节奏点”,突出“快”字促进统计重点工作水平大提升。“全市成立6286个普查机构,选聘近5万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10月11日开始摸底入户,11月1日起正式入户登记,12月10日按时高质量完成人口普查登记和数据核查任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赵宝良说,市统计局还深化统计体制改革,承接全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工作,部署名录库企业活跃度监测更新机制、工业“大个体”统计调查等试点工作,各专业统计制度方法持续完善。
赵宝良表示,下一步,市统计局将继续发扬“严细深实快”工作作风,以加强党的建设为统领,提高数据质量为中心,改革创新为动力,服务和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目标,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加强统计法治建设为保障,全力打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统计体系、生产高质量统计数据、提供高质量统计服务,加快构建“不想假、不能假、不敢假”的统计生态,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市、美丽沧州提供坚实统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