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三版)
37.张纪国 肃宁县万里镇官厅村村民
张纪国的哥哥从22岁就患病瘫痪在床,张纪国既照顾父母又照顾哥哥,生活十分艰难。后来张纪国腰部受伤,干不了重活,日子雪上加霜。父母去世后,他更是把全部精力放到照顾哥哥上。哥哥去世后,捐献了遗体,成为肃宁县成功捐献遗体的第一人。
38.张建兵 肃宁县万里镇沙河村村民
张建兵的母亲患脑血栓,长期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张建兵放弃了外出打工的机会,坚持照顾母亲14年。为了生计,他白天干农活,晚上在本村养殖场打工。14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卧床的老娘,赢得父老乡亲的交口称赞。
39.张恩波 肃宁县窝北镇大王庄村村民
张恩波从13岁开始,照料卧病在床的双亲。结婚后,发现妻子患有严重的精神病,为了减轻病症,四处求医。年迈的父亲、不能自理的妻子、两个相继出生的女儿,家庭的重担全都压在了他的身上。他是十分要强的人,生活压力再大,他总是把自己、把这个家最好的一面展现在别人面前。
40.陈金利 沧县旧州镇北关村村民
2001年,陈金利的丈夫庞福生因为意外造成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当时女儿7岁,儿子刚11个月,她毅然扛起了养家糊口、照顾病人、养儿育女的生活重担。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庞福生已经能通过旁人搀扶坐起来。陈金利的言传身教使一家人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
41.庞红燕 献县南河头乡东樊屯村村民
2003年,庞红燕的婆婆突发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庞红燕细心照顾婆婆的同时,还得照顾80多岁的奶婆婆和爷公公。爷公公去世,庞红燕把奶婆婆接到自家来照顾,家里的大炕上,一边躺着婆婆,一边躺着奶婆婆,村民交口称赞“好媳妇”。
42.赵炳生 泊头市郝村镇前张留信村村民
赵炳生结婚一年后,妻子就患了腿疼的病,2000年女儿出生后,病情加重,瘫痪在床。至今20年间,赵炳生带妻子四处求医,对妻子不离不弃,精心照顾。他说:“我相中了她,她跟了我,如今她有病了,咱不能把她搁在半道上,我不管谁管。”
43.赵 辉 肃宁县邵庄乡邵庄村村民
2013年赵辉的舅舅得了脑血栓,无人照顾,他便将舅舅接到自己家。2017年舅舅突发脑梗成了植物人,赵辉便成了舅舅的“全职保姆”。因为专职照顾舅舅,家里经济只能靠妻子支撑,他便抽空做些手工活补贴家用,一家人在困难中相互扶持、相互温暖。
44.段国亮 吴桥县桑园镇北街村民
婚后第二年,妻子患了尿毒症,段国亮不抛弃不放弃,不分昼夜照顾妻子。2019年妻子大大小小的手术共做了5次,他在医院精心照顾多半年,一次手术后,妻子昏迷了两天两夜,他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一直精心照看着妻子。有人来替班,他也不肯走,“她还没醒,我不放心,我等她醒来。”
45.高文博 南皮县交通运输局公路路政管理站二站副站长
高文博的伯父伯母双腿患疾行动不便,膝下无儿女。10年间,伯父先后入院四次,每一次都是高文博夫妻俩精心照料。2014年,伯父去世后,高文博夫妻包揽了包括父母和伯母在内的赡养责任,他们20余年如一日照顾老人,感动了许多乡亲邻里。
46.郭瑞侠 海兴县高湾镇西北村村民
2016年郭瑞侠的妈妈突发脑出血成为了植物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正在天津工作的郭瑞侠毅然辞职回家,照顾母亲和还在上小学的妹妹。一晃就是4年多,有很多人想要给她介绍对象,都被她婉拒了。她说:“父母的恩情大于天,只希望妈妈多活一天是一天,现在还不想结婚的事情。”
47.崔晓慧 黄骅市滕庄子乡李官庄村村民
结婚5年来,面对半身不遂的公公、患有精神疾病的婆婆,还有遗传精神病的小姑子,崔晓慧不仅毫无怨言,还精心照料起一家人的生活起居。为方便照顾家人,婚后她辞去工作陪公公做康复训练,一次次苦苦寻回不慎走失的婆婆,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家庭的重担。
48.梁大粉 肃宁县河北乡郭家楼村村民
在梁大粉28岁那年,丈夫突然病逝,留下了三个年幼的儿女和没有劳动能力的叔公。看着孤苦无依的孩子和老人,梁大粉毅然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对叔公,她精心伺候,知道老人爱吃饺子,就隔三差五包一次。现在孩子们已成家立业,老人也在安度幸福晚年。
49.蒋付生 沧县姚官屯乡窦店村村民
蒋付生刚结婚的时候,主动揽下照顾爷公公日常生活的任务,20多年从未间断,直到爷公公96岁去世。她的舅舅去世得早,妗子无人照顾,她就承担起为她做吃做喝、洗洗涮涮的责任,至今也有20多年。如今她年近古稀,还在一如既往地照顾着93岁的妗子。
三、敬业奉献(46名)
50.王卫国 任丘市辛中驿镇卫生院工作人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王卫国始终坚守在岗位上,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事件。2月2日,天降瑞雪,王卫国不慎脚滑摔倒,造成肋骨骨折,他用绑带把肋骨紧紧勒住,继续指导其他人员工作,后来又主动请缨到辛中驿镇的留置观察点工作,在106国道卡点执勤,在预检分诊进行筛查……
51.王 西 盐山县供电公司望树供电所营销员
2018年,王西到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帮扶保电工作,他积极帮助改进工作,公司当年实现营业收入580万元,同比增长22.88%。作为10kv及低压配网惠民工程项目负责人,他每天早出晚归,全力推动工程进度,主体工程提前“百日攻坚”计划20天全部竣工。
52.王汝利 海兴县香坊乡朱王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王汝利担任村委会主任后,出资50万元硬化村庄道路,自掏腰包交全村水电费,积极协调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投资1000万元完成4000米农田道路、800亩农田节能灌溉项目和两座扬水站建设,投资1000万元,成立饲料企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使村民年收入增加3万元。
53.王青生 泊头市第一中学副校长
2019年,王青生带领的1601班学生在高考中全部超过一本分数线,其中2名学生被北京大学录取。他先后受邀赴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做教育经验成果推广。2020年,为全省一线高三语文教师做公益备考讲座,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万余名教师受益。
54.王建华 沧州市第十六中学(十四中东校区)数学教师
王建华的课堂教学在全国数学教师优秀课评比中获一等奖。作为“国培”授课专家,省、市级优课评审专家和学科带头人,6次受邀参与了河北省中考数学试题的命制工作。十几年的学校教科研工作,探索打造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系列课程,多篇论文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
55.王培文 沧州市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主治医师
王培文面对突来的疫情,主动请战,冲在第一线,从未停歇,成为全市首位进入确诊隔离病房的儿科医生。面对患儿的照顾难题,他运用所学,细心呵护,治愈了一个个小患者。面对父亲突然离世的噩耗,他深知责任与担当,强忍悲痛,毅然选择坚守在抗疫一线。
56.牛志前 沧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海河东路消防救援站特勤班班长
2020年7月,牛志前在南京培训期间,接到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命令,到达安徽省寿县参加抗洪救灾任务,连续奋战30多个小时,他与队友累计填充沙袋14000余个,打桩1110余根,铺设雨布200余米,固堤230余米,成功处置渗漏、沉降、塌陷等险情8次,溃堤险情得到有效控制。
57.艾丽丽 运河区公园街道朝东社区党总支书记
艾丽丽新婚第二天,脱下红装奔赴拆迁一线,被人称为差点将孩子生在工作岗位的“拼命娘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家人的支持下,又给6个月的孩子“残忍”地断了奶,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舍小爱全大爱,兑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58.东光县支援湖北医疗队
东光县支援湖北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在武汉江岸方舱医院,急需救治的病人和紧张忙碌的工作常常让他们忘了时间,每天平均工作10个小时。他们的工作得到了驻地医院的认可,获得武汉江岸方舱医院“抗疫标兵”荣誉称号。
59.朱一堂 沧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主任
在新冠疫情发生后,朱一堂最先在全省地市级医院中建设核酸检测的PCR实验室,承担了沧州11个县(市、区)的核酸检测任务,带领4个班次的十几名工作人员,不分昼夜连续奋战39天,每天检验时间达十几个小时,累计检测标本1万多件,在沧州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60. 朱宗源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经理、党总支副书记
面对疫情,朱宗源始终坚守在岗位,建立返沧台账,排查人员信息,督促职工隔离。4月3日,在前往安徽皖能、九江心连心等项目落实全面“复工复产”及“工程清理、清欠”工作出差途中,突发心肌梗塞,不幸因公殉职。
61.刘风侠 南皮县寨子镇黑龙村党总支书记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刘风侠第一时间组建了一支“党员先锋突击队”,对全村32处路口进行封堵,她集结了近百人的志愿者队伍,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之中。为确保防疫不误农时,她统一购买农资,消毒后逐户发放到户,确保春耕顺利开展。
62.刘文锋 南皮县联通公司综合支撑中心副主任
刘文锋参与驻村扶贫工作三年多来,先后为该村修建公路900米,农田灌溉引水管道3000米,文化广场600平方米,新增农田灌溉变压器7台,安装路灯20盏。指导建立2个扶贫养殖合作社,为4名贫困在校生申报了“三免一助”政策,带动小薛村脱贫致富、改善人居环境。
63.孙立红 河间市曙光小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
孙立红带领教师们编辑校本课程《经典文化教育读本》丛书、《河间历史文化教育读本》丛书、《诗经选编》等,在学校坚持推广国学文化,形成了“儒雅教育”育人体系。推出“三步六环两规范”儒雅课堂教育模式,确立了以德立校,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
64.孙宝华 沧州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科主任、沧州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
疫情一发生,孙宝华就凭着职业敏感,带领科室提前认识,提前准备,为沧州疫情防控吹起“警哨”。她确诊了沧州首例新冠肺炎,足迹踏遍沧州每个高危地区,成为政府和有关部门给力的“专家参谋”。
65.孙淑娟 运河区南环街道棉纺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
孙淑娟从事人民调解工作10年来,宣传普及法律300余场次,参与调解各种民事纠纷200多件,防止矛盾激化案件20多起,调处成功率达到95%以上,多次被运河区委、区政府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和谐社区建设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66.孙德红 任丘市北辛庄镇南姜临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孙德红捐款5万元改善村容村貌,在村里建立养猪基地,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他带头捐款1.8万元,修建完成环村水泥路。从2012年至今,逢年过节,他都自掏腰包为村中30多位8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慰问金和米面油等生活用品。
67.李秀华 孟村回族自治县税务局副局长
李秀华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冲在第一线。工作中,她既是领导也是兵,一边统筹安排、手把手指导,一边披挂上阵、率队冲锋。先后获得“河北省青年岗位能手”“巾帼建功岗位明星”等荣誉称号;在2016年全国业务比武决赛中,获全国税务系统征管评估岗个人优胜奖。
68.李 巍 沧州市生态环境局青县分局办公室主任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李巍一人身兼数职,从腊月二十九到大年初二,安排巡查75人次,协调做好医疗废物的收集、储运及检查和监测。由于连续高强度、高负荷工作,病倒在了岗位上,被紧急送往医院手术。省厅党组书记、厅长高建民作出批示,市局党组发出了向李巍同志学习的通知。
69.杨乃宝 河间市沙洼乡政府主任科员
贫困户赵小秋是杨乃宝的结对帮扶对象。为帮助赵小秋家庭脱贫,杨乃宝帮助其家进行了危房改建,出工又出钱,帮助置办家具,为家里3个“黑户”孩子解决户口问题,带赵小秋学习养殖技术。截至5月底,赵小秋家人均收入为5040元,如期脱贫。
70.杨艳辉 河间市卧佛堂镇司法所所长
杨艳辉作为卧佛堂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创新“网格+人民调解”、微信调解等工作模式,调解纠纷上百件,任卧佛堂司法所长后,累计管理矫正人员76人,每个人的案件情况、家庭情况、有啥困难,他都能娓娓道来,成了广大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71.吴章罕 任丘市麻家坞镇吴好庄村党支部书记
新冠疫情防控以来,吴章罕把自己的口罩、消毒液分发给村卡口志愿者,随后多方筹措口罩1000只,分发给村民。同时通过大喇叭、微信群等渠道积极传播疫情防控知识,协调人员、物资对村内进行全方位消毒,组织精干力量,对全村全方位无死角摸排,做到“村不落户,户不落人”。
72.沧州渤海新区南大港支援湖北医疗队
南大港支援湖北医疗队在方舱医院连续奋战30多个日夜,圆满地交上了住院患者零死亡、医患关系零投诉、医护人员零感染、治愈出舱病人零返回、安全管理零事故的优秀成绩单,获得“方舱医院抗疫标兵”光荣称号。
73.沧县支援湖北医疗队
2月5日下午,接到上级选派医务人员支援湖北的命令后,40余名医务人员主动请缨,最终确定了王靖等5人奔赴“最前线”。在武汉,医疗队被分配到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工作,负责采集咽拭子工作。直面患者,他们毫不畏惧,圆满完成任务,获得中国卫生检验组主任的高度认可。
74.沧县医院送医下基层专家团队
沧县医院坚持每周组织专家团队开展“送医下基层暨应急救护进村进校园活动”两次以上,风雨无阻。2019年以来,走进99个行政村,累计义诊群众58909人次,应急救助培训7432人,举办乡级健康大讲堂19场次、村级健康大讲堂99场次。
75.张军访 盐山县人民医院内二科护士长
春节期间,张军访放弃休假,带领医院新组建的护理团队第一时间进驻隔离病区,开展医疗护理工作,反复修订工作职责和流程,科学安排班次,圆满完成了救护任务。工作30年来,先后荣获沧州市“先进女职工工作者”“医德医风先进个人”“十佳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等荣誉称号。
76.张提军 泊头市环卫处职工
张提军一直战斗在环卫工作一线,他所在的清掏队负责泊头市60多个公共厕所的清掏和维护,30年来,他们共清掏厕所50余万次,经他们清掏和运走的粪便将近5万吨。张提军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康”为工作信念,每当有什么最脏最累的活,他总是冲在最前面。
77.陈超军 沧州惠邦机电产品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企管部部长
陈超军完成的“数控冲压排样及程序优化”项目,原材料利用率提高了12%,设备生产效率提高15%,每年为公司节约资金300余万元。主导开发的“惠邦企业资源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了公司各业务数据高度关联共享,解决了内部信息不畅通及管理困难等弊端。
78.邵汝升 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五科主任
邵汝升一直从事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诊疗、科研和教学工作,带领医护团队从成立科室时的零住院病人、零门急诊病人、零收入的“三零”科室,发展为目前沧州市神经内科规模最大、技术实力最强的科室。
(下转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