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 援
“我们公司是做污水处理设备的,废水处理过程全密封,兼具除污染物和杀灭病菌的功能,可供疫区医院应急污水处理使用,愿意捐助。”
2020年1月23日,得知湖北各地在建医院急需医疗设备的消息后,河北丰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德水即刻拨通了湖北防疫指挥部的联系电话。
以3倍于平日的价格联系到了愿赴湖北的大型货车,1月31日,第一台污水处理设备被火速运往荆州。
这种设备,不仅占地面积小、建设周期快、调试时间短,而且废水处理过程全密闭,可有效防止病菌泄露,自动化操作,一人值班巡检即可完成,十分适合疫区医院应急污水处理应用场景。
捐赠3台设备,价值900万元,这是丰源环保的“力所能及”。
“武汉医院肉类短缺?”河北东风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海潮打电话给武汉的朋友,听到对方哽咽着给出肯定的答复,徐海潮几乎是一路跑着进了车间。
“大家听我说,鸭子有多少凑多少,不做鸭坯,全部宰白条,装箱运往武汉!”他大口喘着气,话音未落,清冷的车间瞬间忙碌了起来,不到两天时间,20吨鸭子装车发出。
近百名工人自发加班加点,每个人都承担了平日里近5倍的工作量。这是东风养殖的“力所能及”。
黄骅市康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年初的繁忙依然历历在目,作为医疗防护面罩生产企业,康田能够给予一线医护人员实实在在的保护。紧急筹备部署后,一些因为防控出行不便的员工,愣是徒步几公里走到村口,公司一线主管亲自开车到村口把员工接回来。尚未营业的信誉楼为企业备好了食品,神农居药房送来了消毒液、口罩等防护用品。
仅1月29日至31日,就有11万片医用隔离面罩悉数发往武汉。
这是他们的“力所能及”。
这一场疫情大考,考出了企业的真心。
复 苏
3月,万物复苏。
尽管彼时疫情尚未退去,但年初猝不及防被按下的经济发展暂停键,终又变回启动键。
“企业复工可以晚一步,消杀必须早一步。”早在2月初,运河工业园区管委会就开始积极协调、多方筹措物资。
最早入驻园区的河北中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发扬“东道主”精神,不仅主动承担了园区数万平方米厂区的消杀工作,还专门腾出一处办公楼,无偿提供给园区作为隔离中心。
管委会工作人员利用休息时间,认真梳理复工复产“七个必须”“六个到位”,结合园区实际给出“精简版”;建立电子台账,先后为700余名企业员工办理健康通行证,并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落实隔离地点、找到租住房屋,保障企业复工;管委会请来专家,对各企业进行入场诊断、排查隐患……
2月21日,园区为5家规上企业安排驻场特派员,帮助企业进行复工复产前各项档案资料筹备以及检查验收工作,实现当天复工复产。2月25日,规下企业特派员陆续到位,按照园区管委会结合园区企业实际制定的“四个到位、三个保障”统一部署,为复工复产企业进行有力服务支持。2月27日,园区企业全面复工复产。
“启动键”按下的短短半个月,园区各企业抢抓订单近2亿元,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不仅实现复工复产的“开门红”,更抢占市场先机,为下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复工尚未满月,河北中泊防爆工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已经累计接到订单超千万元。而这背后,除了年前的充足原料储备和疫情后及时的防疫物资储备,更得益于相关部门的主动对接。大部分企业复产难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员工到岗率,为此,相关部门主动对接,为健康状况良好的员工办理“特别通行证”,保证员工能够按时复岗、企业正常运转。为确保企业顺利复产复工,泊头市委、市政府重点推行“驻厂特派员负责制”,帮扶特派员进驻规上企业和重点项目,既当服务员,又当检疫员、安全员,点对点、面对面,有针对性地解决项目开工遇到的困难。
今年10月,为期3天的中国·黄骅模具展览会暨第六届京津冀模具行业高峰论坛开幕,深入研讨了“十四五”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5G新基建下的工业数字化转型与行业生态建设”等业界前沿议题。
疫情“加试题”下,沧州特色产业也纷纷给出新答案,从“面对面”到“屏对屏”,东光将一年一度的纸箱包装机械国际博览会移师线上,全球客商共赴无接触的“云端盛宴”,今年以来,我市“18+7”特色产业陆续“上线”展示硬核实力。
2020年已近尾声,尽管疫情还未完全退去,但大家都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面对接下来的挑战。
沙 龙
岁月走过,留下斑驳无数。
如果疫情是一场大考,那么,企业拿到的试卷就是通篇的奥数。当不确定性成为试金石,谁都无法立即获取一个保证正确的打开方式。
面对疫情带来的巨大风险和危机,谁能“谋定而后动”抓住新一轮产业洗牌的商机,变不利为有利、化腐朽为神奇,谁就有望成为最后的赢家。
《考验如火 淬炼真金》,2020年3月3日,沧州日报企业家沙龙首期,就以“隔空对话”的别样形式开启了。
沧州企业如何“扛”疫?诚如河北沛然集团董事长苗笑阳所言,考验企业是否真正健康的时刻到了。
河北天成药业选择“要么唯一要么第一”,大元集团懂得提早调整“机”大于“危”,女企协的会员们积极当好复工复产“大后方”,沧州市新丝路进出口服务有限公司的外贸营销“本土化和品牌化”以及海外仓的设立,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一击致命”,而中国银行沧州分行对企业的减负赋能,提供“黑天鹅”下的“复工贷”,成为多少企业的救命稻草……
能够容忍不确定性的人,通常对世界的复杂都有深刻的认知,并习惯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作出决策。
4月28日,在一场题为《别浪费危机》的隔空沙龙中,东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于桂亭说,做企业就是要“自寻危机”;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会长卢怀玉说,“余粮”不仅是资金还应有技术;沧州坤兴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东强一直以来都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而朗锐包装技术(沧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瑞松则表示,要以变应变、以不变应万变……
2020年11月11日,短短半小时天猫销量突破3000亿元,肃宁县许多村庄灯火通明,热气腾腾的生活又回来了。
也是在这一天,《沧州日报》的新老朋友围坐一起,面对面互道问候,沧州日报疫情后的第一次线下沙龙,开始了。
话题也是活力满满的——《科技感塑造城市新形象》,从801万人率先采用大数据进行摸排跟踪集纳,到沧州连续两年捧回“中国领军智慧城市奖”;从2020华为大数据峰会选定沧州站,到沧州成为自动驾驶第一城;从科技赋能传统制造业到无人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家谈论着我们当下的生活,畅谈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1年,无论再怎样坎坷,也注定精彩。
数 据
数字经济发展好要先修“路”,这个“路”,就是创新数据基础设施。
9月15日,以“海纳数据 释放平凡数据的不凡潜力”为主题的华为2020创新数据基础设施峰会在沧州召开,沧州有幸成为华为全国基建峰会的承办地之一。
疫情以来,沧州市共有801万人申领“健康码”,实现扫码全覆盖。在数字中国建设高峰论坛上,沧州经验得到国家发改委、网信办、工信部的肯定认可,今年更是以全省第一成功入选省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
沧州的智慧城市建设有“四化”,标准化、公开化、最优化、最简化,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这就需要政府转型、结构转型。
整合电子政务外网,率先完成市级网络改造成为全省试点;建成大数据中心,已采集人口、法人、不动产、社保、房屋等3200万条数据,将全市各部门556个地理图层融合成“一张图”,沧州被定为全省信息资源共享开放试点;打造安全防护体系,筑牢24小时不间断“防火墙”。新基建的完善和共用共享,为全市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开辟了道路,有效降低了信息化建设成本。以“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系统为例,依托新基建,建设资金由900万元降低至80万元,节省财政资金800多万元。
市政府精心打造了“智慧沧州移动端”,698项政务服务事项和20余项民生服务功能实现了“掌上办、指尖办”,超过372万人口实名注册,依托“智慧沧州移动端”办理政务民生业务正逐渐成为广大沧州百姓的共识。政务审批方面,打造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在我省最早实现与国家审批系统“一张蓝图”对接,得到国家住建部通报表扬。民生服务方面,依托“智慧升学系统”,打通了公安、住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相关部门数据,今年主城区8000多名“小升初”学生足不出户实现网上报名、网上审核和网上录取。在全省最早推出“用工实名制系统”,已经对全市629个建筑项目的9.8万名工人实行实名制管理,根据实名制考勤情况发放工资,有效避免了恶意欠薪、恶意讨薪的现象。
夯实城市数字底座,沧州的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蓄 势
2020年,直播成为热词之一。
政府当“大V”,肃宁电商“小号”们幸福指数翻倍,限流这种个体直播遇到的最头疼问题,迎刃而解。
肃宁县委、县政府出面与各大平台进行对接合作,把政府打造成拥有众多粉丝的区域品牌“大V”,再为各类企业开专场进行免费展示。无论是乐器、针纺、鱼竿渔具、裘皮还是图书,甚至是贡梨都有过专场销售。政府出资搭平台,企业受益。
疫情成为传统零售变革的分水岭,百姓的消费方式和消费需求发生变革,在线购买与消费加速推进,线上线下的边界正在被打破。
华北商厦拿出黄金地段做了专门的直播间,盐百商厦打造了导购“大小果联盟”直播团队,意明购物中心的直播“开团”出手不凡。
不仅是零售企业,就连一向内敛的工业企业也开始勇于在互联网上展示自己,位于激光园区的河北沃克曼数控机械有限公司,在网络平台上用视频进行设备展示,吸引来的都是精准客户。
抗疫情、稳增长、惠民生,建行沧州分行多举措做好金融支持,疫情期间24小时内企业账户开立及贷款审批投放,为企业复工复产、恢复活力加速助力。
各地纷纷开启提振消费新模式,把因疫情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力释放出来,把防疫期间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
8月18日当天,各大商超拿出满满诚意,引爆狮城消费,“团宠”消费者。
直播带货、网上下单、门店到家、社区团购……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虽然线下消费受阻,但线上新型消费迅速补位,成为消费市场的卖家标配。
不仅如此,线上直购+线下体验,疫情冲击下实体零售正在悄然布局,探索进入全新赛道;下沉至社区,兼有社交零售属性的社区团购,在疫情期间迅速成为大家新的消费习惯;兴盛优选、美团优选等巨头纷纷蓄势布局沧州……
当《人民日报》发声“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其实更令人心潮澎湃”,社区团购的私域流量之战才开始踩下刹车。
社区团购健康发展,可以让本地企业拥有更多竞争的砝码。
但无论如何,互联网累积的数据和算法,除了流量变现,还有另一种打开方式——促进科技创新。
2021年,我们期待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