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9日
第07版:07

泊头教育再发力 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本报记者 康 宁 本报通讯员 田志锋 张 迪 李 强

泊头市第一中学线上成人礼

泊头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跟随老师学习烹饪

张屯小学学生制作航模放飞梦想

泊头市第二中学志愿服务队员开展爱心环保活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近年来,泊头市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以提升基础教育质量、促进公平教育为基本要求,以打造实力教育、现代教育、特色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为宗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各项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2018年12月,泊头市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达标县国家级验收,2020年11月,通过河北省政府过程性教育督导评估等验收。

今年,泊头市教育再发力,完成投资900余万元、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的东方小学、五龙堂小学等6所学校续建项目;投资3500万元、建筑面积1190平方米的河东小学已投入使用;规划投资3910万元、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的泊头市第一中教学楼、学生宿舍楼项目已竣工,正待验收。

目前,泊头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2个教学点除外)标准化小学达到了95%以上,标准化小学教室全部安装电子白板,实验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仪器室、少先队活动室、音美教室等功能室齐全。

……

泊头教育,硕果累累。

一直以来,泊头市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长远规划,积极推动各项教育协调发展,逐步打造品质更高、发展更优、人民更满意的教育。

泊头市第一中学

狠抓教学再创佳绩

今年,泊头市第一中学高考再创佳绩。1638名高考生中1356人一本上线,上线率达82.8%。其中,5个班级近300名学生全部一本上线。继2019年高考考生郭建琛、及铭源双双被北京大学录取后,今年文科考生黄蕾以658分的优异成绩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

泊头一中,成为沧州市高中教育的佼佼者。

成绩远不止于此。2018年,高三(1)班的刘乐在全国高中化学奥赛中获得河北省一等奖,是沧州唯一获此殊荣的学生;河北省数学竞赛中,5名学生获得一等奖。2019年,张亚旭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评中获全国一等奖。今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中,2名学生获国家二等奖,4名学生获国家三等奖,6名学生获省三等奖。

打铁还需自身硬。名师工程是泊头市第一中学的一张亮丽名片。

近年来,学校教师共有600多人次在国家、省、市级的各类比赛中获奖。其中,梁伦在河北省理化生实验说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刘丽指导的学生在全国高中化学奥赛中获得河北省一等奖;今年10月27日,在“中国好教育”燕赵联盟同课异构河北省决赛中,郭中明获特等奖,周海明获总决赛优胜奖;王青生荣获全国第四届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参与研究的教学成果《中学诗意语文课堂教学范式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荣获教育部基础教育成果奖二等奖,作为河北省唯一的获奖教师,去年受邀到第五届公益博览会上做成果推广。

比爱心、比付出、比奉献,校园环境风清气正。2018年,青年教师王兴亚被确诊为甲状腺肿瘤,身体还未完全恢复就重返讲台,家长们深受感动,为她送来锦旗。张玉等女教师未休完产假就回学校上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学生。

7月,是一个热情的季节,也是一个离别的季节。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泊头市第一中学在网络上举行了以“感恩、责任、励志”为主题的2020届学生毕业典礼。高三毕业生带着满满的祝福,全力以赴备战高考。

泊头市第一中学已经连续5年举办成人礼活动,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被新华社、《中国日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众多媒体报道。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高三年级百日誓师”活动,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状态。感恩教育、安全文明月、文明校园我先行、“一中梦、中国梦”演讲比赛等活动,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人生观。

泊头市第二中学 努力拼搏塑特色品牌

12月2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月球表面取样和封装,标志着我国首次成功实现在月面无人自动采样。

而作为嫦娥五号探测器采样封装分系统主管设计师的姚猛,曾于1999年就读于泊头市第二中学。这次探月行动,他承担着操纵机械取样器在月球“挖土”“打包”等重要任务。最终,他和伙伴们一起圆满完成了这一划时代的壮举。

得知姚猛参与国家重大航天任务后,泊头市第二中学校长褚祥虎、班主任石秀英等老师向他表示祝贺。姚猛在回信中感谢母校和老师们多年来的细心呵护与精心培养,并祝福老师们身体健康,祝福母校桃李芬芳。

校友姚猛的经历,无疑为泊头市第二中学师生注入一针强心剂。

汗水浇灌成绩,拼搏塑造品格。在优质生源流失的情况下,泊头市第二中学苦练内功,狠抓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指挥系统。

在“中国好教育”燕赵联盟第七届同课异构教学大赛中,张芳荣获高中语文学科组冠军,并将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总决赛,卞玲玲荣获高中英语学科组一等奖,岳新捧荣获高中政治学科组一等奖。在河北省中小学体育评优课暨教学基本功比赛中,王朝英荣获二等奖。在沧州市优质课评比中,杨国莲荣获高中数学一等奖,李华平荣获高中化学一等奖,范志翔、孟凡平荣获高中地理一等奖。在沧州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田耕荣获高中组第一名,将代表沧州参加全省比赛。

今年高考,泊头市第二中学取得历史性突破。特长生重点大学上线156人,赵航以500分的优异成绩被中央戏剧学院录取,王廷学被中央民族大学录取,伊瑞琪被天津师范大学录取。

其实,赵航的中考成绩并不理想,重点高中去不了,可他又想上好大学,是泊头市第二中学的特色教育为他敞开了一扇门。3年文化+美术的学习,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专业。

多渠道挖掘学生在写作、表演、合唱、主持、播音、音乐、绘画、书法、舞蹈、体育、武术等方面的潜能,泊头市第二中学最大程度发现和培养学生才能。

特色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亮点和高考增长点。2015年、2016年,泊头市第二中学连续两年荣获沧州市“高考特色奖”。

泊头市第二中学还是河北省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学校。连续10年夺得泊头市中学生春运会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连续3年代表泊头参加沧州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并获普通高中组前四名;荣获全国啦啦操比赛少年组第一名;河北省中学生民族运动会陀螺比赛女子团体冠军;首届“中跆联”跆拳道超级联赛获得团体最佳竞技奖、5项个人第一名,沧州市中学生篮球赛第二名……2019年高考,体育特长生重点大学上线21人,多人被燕山大学、中北大学、南京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等名校录取。2020年高考,35人通过河北省专业联考,6人被山西师大、河北体院等高校录取。

泊头市特殊教育学校 折翼天使也有美好明天

实验田里的泥土刚刚翻新,墙面上的彩色图案生动有趣,各类主题设计将教室装点得朝气蓬勃……走进泊头市特殊教育学校,清新整洁的校园环境令人眼前一亮。

“我们走特色化的发展路子,就是要通过教学的特色化、管理的特色化、校园文化的特色化,用最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具有平等参与社会能力的人才。”泊头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卢国栋说。

“来,大家一起拍拍手……”在律动唱游教室里,音乐老师苏民晨正带着孩子们跳舞,“这里的孩子都是有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和言语障碍的孩子。一个小动作,可能要反复教他们很多次。”

学校阅览室里,摆着孩子们制作的各类手工艺品,有图画、串珠、卡通模型等;家政烹饪教室内,学生们正在做芝麻烧饼,有的擀皮,有的放芝麻,干劲十足;陆地冰壶场上热火朝天,孩子们跟随老师一起练习掷冰壶……

泊头市特殊教育学校以康复为基础,以育人为根本,根据学生身体状况,与家长们共同制定阶段性教学目标。“做盲童的‘眼睛’,聋儿的‘耳朵’,把智障教育的起点放低,让学生们从一点一滴学起。”这是学校对教师的要求。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有其特殊性,因此,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增加生活技能、言语能力、行为认知、康复训练和潜能开发等更多教学内容。

除了开设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课程等以文化知识为主的课程外,学校还对学生们进行能力训练,开设了感统训练、蒙台梭利、康复训练、唱游律动、家政烹饪、蔬菜种植等课程。

在完成学校工作的同时,针对那些因身体原因无法到学校就读的残疾孩子,泊头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们每个月要“送教上门”2次,每次2课时。从最基本的握笔认字开始,教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文化知识。若遇上重度残疾的孩子,则要教给他们穿衣、吃饭、上厕所等。

10岁的小军(化名)患有脑瘫,行动不便,不能坐在教室里上课。每个月,他最盼望的就是老师马英来家里。马英给小军上生活适应课,和他一起做游戏、唱歌,教他读诗、画画,还给他做腿部按摩。“这是我们为小军量身定制的课程。”马英说。

“一人一案,因人施教”是泊头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项特色服务,让残疾孩子受教育的机会更多,形式更灵活,让他们也有美好的未来。

21岁的郑伟强有听力障碍,从4岁起,就在泊头市特教学校学习。2018年,郑伟强初中毕业后,到泊头市诺信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电脑编程专业。如今,他已经参加工作。只要一有时间,郑伟强就回特教学校,还给学弟学妹们带去学习用品。

将能力教育与普通义务教育相结合,让身体有残障的孩子能够自食其力,泊头特殊教育学校蹚出一条新路。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往往自信心欠缺,学校在做好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更重视思想教育,教师们经常鼓励学生正视自身的生理缺陷,帮助学生变得自尊、自强、自信。

泊头市富镇张屯小学 系列校本课程助梦起飞

“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 Andy.”简单的口语、热络的互动,一堂新颖的英语课在泊头市富镇张屯小学开课。不同于以往的是,授课者是一名与这里的学生隔着太平洋的美国老师。

课堂上,外教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和外教交流,是很多农村孩子不敢想的事情。在线少儿英语教育机构VIPKID通过“北美外教进课堂”、定制乡村教师在线培训、三方交流互动等合作形式,让乡村孩子也能享受到高品质的英语教育。张屯小学是第一批受益的农村小学。

自2017年9月开课以来,孩子们由一开始的不敢说到现在的抢着说,个个都成了英语小达人。英语课成为张屯小学的一大特色,并获得沧州市微教育微创新成果一等奖。

一堂生活的英语课意犹未尽,接下来的课间古诗韵律操让孩子们感受浓浓的传统文化。

随着音乐响起,学生们的队形变化组成的“张·屯”字样,紧接着歌词转换成《静夜思》《春晓》等诗词接龙。学生们身着红色校服,不断变换队形,显得活力四射。

这套古诗韵律操融入了手语操、歌唱、朗读、舞蹈、健美操、武术和游戏等多重元素,学生在锻炼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古诗韵律操共包括四套操,每套由20首古诗首尾接龙而成,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背诵。区别于传统的广播体操,这套体操配上了音乐的元素,将古诗新唱歌曲和诗句巧妙地结合起来。

古诗韵律操是张屯小学为体现“我背诗,我快乐,我锻炼,我健康”的教学理念,营造浓郁的文化健身氛围而自编自导的。整套操从诗词接龙、音乐选编制作、古诗朗诵到动作编排,全部由学校教师自己创作完成。

这是张屯小学校本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汇编了《中华好诗词》《古诗与手语操》《古诗与健美操》《古诗与武术操》等,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和形体训练让学生见贤思齐。

张屯小学结合地域特色,充分挖掘校本课程,涵养学生品格。目前,开设了古诗词、课外阅读、古诗韵律操图解、瓶文化、土豆文化、乡土文化共6个系列校本课程,汇编教材25本。

创新学生思维,将“强国梦·航天梦”从小根植于孩子内心。

2019年7月,张屯小学参加友成基金会“放飞梦想”活动,设立了航模教室,组建了航模兴趣小组。基金会每年捐赠部分教学所需航模器材,每月对任教老师进行线上教学培训、答疑。

张屯小学每年组织航模科技节,优秀学生参加基金会每年一度的网络远程邀请赛,全国优胜选手将有机会参加总决赛,参加基金会组织的北京游学。2019年,“放飞梦想”第三届远程航模邀请赛北京总决赛中,张屯小学的魏和美、赵建鹏两位同学分获二、三等奖。

2020-12-29 ■ 本报记者 康 宁 本报通讯员 田志锋 张 迪 李 强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8355.html 1 泊头教育再发力 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