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洪丽 本报通讯员 宋欣燃
她是兢兢业业的“女汉子”,在商场中披荆斩棘,创建3家汽车4S店;她是热心公益的大姐姐,成立河间西九吉阳光爱心团队,在西九吉各个村庄捐资助教;她是心系群众的人大代表,了解群众的急难盼愿,尽己所能,服务群众。
河间市人大代表张艳敏,这个从西九吉乡孝子墓村走出来的农家女,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她扎实奋斗30年,不仅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也在河间大地上播撒下爱的种子。沧州市人大开展“一亮五增”活动以来,张艳敏更是积极亮出代表身份,加快走访、调研的步伐,更加坚定扎根群众、服务人民的初心。
逐梦商海,农村娃蜕变商场女强人
2020年10月25日,张艳敏在山东德州筹建的恒宝领克4S店正式开业。张艳敏的恒宝领克4S店是继沧州店、河间店之后的第三家店。
成功的背后,是张艳敏三十年如一日的艰苦奋斗、不断学习。初中毕业后,张艳敏就走出家门,开始了打工生涯。她学过理发,干过汽车配件,投资过工程防盗门、房地产开发、建筑材料租赁、国际汽配城等领域。干汽车配件时,她每天24小时待在店里,只要顾客上门,即使是凌晨,她也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为顾客服务。她说,司机驾驶途中遇到麻烦,必须立刻解决,否则会影响行程。事业刚起步时,她舍不得雇人为工人们做饭,就自己负责买菜,准备一日三餐。
创业过程中,张艳敏始终坚持学习,学了很多现代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广纳贤才。她经常说:“你待下属如家人,他们才会把公司当家!”张艳敏根据公司需要,把老家的闲散劳动力招聘到公司各个部门,解决了西九吉乡200多名青壮年的就业问题。
捐资助教,发挥人大代表模范作用
熟悉张艳敏的人都知道,她还有一个身份——西九吉阳光爱心团队的团长。致富后的她,每次回老家时,看到生活困难的家庭,总想伸手帮一把。2017年,当选为河间市人大代表的她,意识到一名人大代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决定成立一个爱心团队,发动更多爱心人士,帮助更多的人。就这样,西九吉阳光爱心团队应运而生。
西九吉乡刘村16岁的女孩刘紫慧,现就读于河间一中。几年前,她的母亲生病住院,前后花去几十万元。母亲去世后,家里生活很艰难。张艳敏得知情况后,从2017年6月起,开始对她进行“一对一”帮扶,让她安心上学。
刘紫慧只是她帮助的众多学生中的一个。在张艳敏的带动和组织下,几年来,爱心团队捐款数额超过30万元,400多名贫困生得到资助。在被资助的学生中,包括刘紫慧在内的5名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被设定为“一对一”助学对象,张艳敏承担了他们上学期间的全部费用。
2020年“六一”儿童节,张艳敏开始把爱心团队的公益事业拓展到整个河间市,捐款6万元作为河间贫困生爱心救助款,让100名贫困生受益,另外捐款2万元资助西九吉乡贫困生,并承诺,以后每年如此。
张艳敏说:“我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没上多少学,现在有能力了,就要发挥人大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让家乡的孩子们多读书,受更好的教育。”
履职尽责,扎根群众为民服务
自从当选人大代表后,张艳敏经常深入群众中间,认真倾听大家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回来后,细心地把做好的笔记进行整理,提交了很多民生方面的议案。2017年,她被评选为河间市最美女企业家。2018年、2019年,她被评选为河间市优秀人大代表。2020年,她发起成立了河间市巾帼创业基地。
张艳敏在发展自身事业和公益事业的同时,时刻不忘人大代表的身份。特别是沧州市人大开展“一亮五增”活动以来,她坚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不断增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说:“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就要时刻牢记做一名关心群众、忠诚为民的人大代表,把‘根’深深扎在人民群众中间,真正做到为民发声、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