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学敏
提示:沧州“花好月圆”公益相亲平台已经成立6年,随着征婚信息越来越多,怎样让信息的发布、查找、匹配更加方便,成为志愿者们思考的问题。几位志愿者在参考专业相亲网站后,历经一年半的研发,推出《“花好月圆”回族单身征婚系统1.0版》。两个多月,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1200多人注册。
谋划 组成6人研发小组
沧州“花好月圆”公益相亲平台,是2014年由沧州工商银行员工刘学东发起的,因为征婚信息免费发布,再加上志愿者“红娘”的用心,平台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
目前,平台有在全国各地的沧州青年信息1万余条。“朋友圈、微信群发布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平台发展的需要,查找、匹配信息很费时间和精力。”平台管理人员之一的刘军说,大家都看过国内知名相亲网站,觉得它方便征婚对象的管理、筛选和匹配,有志愿者提议也建一个类似的网站。
这一提议让刘军上了心,他开始咨询身边IT圈的朋友,希望能少花点钱建一个免费的相亲网站。然而,朋友们都劝他放弃,因为从研发到后期维护升级,都需要大量的技术和资金。“花好月圆”公益相亲平台本来就是免费发布信息,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如何建网站?可刘军不放弃。
刘军想到,有些征婚青年平时也为平台提供志愿服务,他们中有人就是从事IT工作的。于是,2019年初,他开始在征婚青年志愿者中物色懂编程的人。经过一番努力,刘军最终找到5名愿意研发免费相亲网站的志愿者,再加上他自己,组成了一个6人研发小组,在回族板块尝试研发相亲网站。
研发 利用大量业余时间
研发小组成立后,志愿者们立即分工,刘军和一名志愿者负责构建布局,他们每天都登录知名相亲网站学习,记录下审核、匹配、搜索、展示、助力等功能,将想法告诉懂技术的志愿者,由他们写代码去实现相应的功能。
6人小组成员中,刘军年龄最大,已经退休,其他人都还在职。为了早日把相亲网站做成,他们每天下班后就去“花好月圆”工作室,常常工作到凌晨才回家。有时,他们还把工作带回家。
“有一次网站测试时突然崩溃了,技术人员又是查资料,又是找原因,从晚上6点一直调试到第二天早上7点多。”刘军说,其实,这位技术员的父亲当时正生病住院需要陪护。
“通过建设免费相亲网站,我自己写代码、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其中一位技术人员说,通过自己打造的相亲网站,他找到了心仪的女孩。并且,两个人见面后发现同住一个小区,“这真是难得的缘分。”
在“征婚系统”建设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专业人员的帮助,为此,刘军没少请IT圈的朋友吃饭。“人家专业技术人员几句话就能点出问题所在,但我们可能需要找很久才发现。”刘军直言,自己的朋友能给免费当技术顾问,在“征婚系统”建设中起了很大作用。
上线 吸引全国各地青年
经过一年多的研发和几个月的测试,2020年10月10日,《“花好月圆”回族单身征婚系统1.0版》正式上线,在朋友圈和微信群发布后,网友们纷纷转发,两个多月时间,就吸引全国1200多名单身青年注册。
“系统设置了身份证上传识别、手机号验证码实名制核查等信息审核功能,最大限度确保了个人信息的真实可靠。”刘军介绍,注册用户(尚未填写征婚信息)可以查看所有信息和使用搜索功能,但不能使用匹配功能。上传征婚信息审核通过后,可以点击“匹配”按钮向心仪的单身信息发起联系。对方即刻收到匹配提醒,根据双方条件选择“同意”或“拒绝”,若选择“同意”则双方匹配成功,平台负责安排双方见面等事宜。如果对方没有回应,平台“红娘”帮助联系沟通,解决了不知该如何联系的问题,提高了效率。
系统条件搜索功能也更加强大全面。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年龄、身高、学历、职业、工作地等条件,快速查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提高信息的查找效率。系统信息展示更加直观详实,自动将征婚者上传的信息进行梳理、分析、归纳,并在主页进行基本信息的展示与重点推荐,打破了传统纯文字信息的单调、乏味,使征婚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广大单身青年的参与热情。
此外,在“征婚系统”内,“红娘”参与更加方便直接。用户可以选择“红娘”,帮忙联系和物色另一半,没有熟悉的“红娘”时,平台帮忙联系或者推荐。
正因为使用方便还免费,“征婚系统”一推出就受到欢迎,国内最远的注册用户来自新疆,国外还有美国、新加坡的用户注册。但是研发志愿者们没有就此止步,每天下班后,他们仍会来到“花好月圆”工作室,一起探讨“征婚系统”运行和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寻求解决之道,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